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马钢:奋力实现精益运营新跨越

加工时间:2018-02-11 信息来源:中国冶金网
关键词:马钢;精益运营;
摘 要:
内 容: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起点,新年新作为,我们将承载辉煌的业绩,继续砥砺前行,永不懈怠,追求卓越!"马钢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丁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马钢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马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02亿元,利润总额58亿元,挥毫绘出历史上业绩最美的图画。2018年,马钢将乘势而上,奋力实现全面精益运营新跨越。

  丁毅指出,马钢紧盯战略客户需求,扩大高附加值产品比重,2017年品种钢比例49.3%,新产品开发销售量286万吨,产品结构调整增效5.9亿元;全年车轮及环件销量16万吨,比上年增长25%;获铁标货车轮订单6.6万吨,销售大功率机车轮5000件、轮对2800套;开发轮轴新产品98个;全年销售汽车板230万吨,汽车面板、高强汽车板分别比上年增长78%、20%;销售硅钢56万吨,W470及以上高牌号硅钢占比18%;成功开发DP980高强钢、冷轧搪瓷钢、新能源汽车电池壳钢等高端产品;汽车板通过上汽通用、东风、中国一汽认证,家电板通过美芝认证,硅钢和磁极钢产品通过哈电集团认证,油井专用管通过宝鸡钢管认证。同时,充分发挥长材产品传统优势。全年外销H型钢140万吨(高附加值造车材19万吨)、工业线材30万吨、特钢47万吨;专用车鹅颈用热轧H型钢、2000兆帕级高强度钢丝绳用钢填补国内空白;H型钢通过韩国工业标准和俄罗斯质量标准认证。

  丁毅强调,2017年,马钢市场经营抓住了商机,市场研判积极有效,服务+技术型营销持续深化。新开发中车集团、东风汽车、沃特玛、西门子电机等重点客户和战略客户115家;“五位一体"(客户经理、技术经理、工厂代表、产品工程师、应用工程师)客服体系功能有效发挥,APQP项目组和EVI应用技术服务成效明显;国际化经营有力推进。全年钢材出口105万吨;与瓦顿的技术融合和营销协作不断加强,获力拓公司维修车轮订单1.4万件、德铁轮对订单4200套,拓展南非、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H型钢应用于非洲蒙内铁路、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项目。

  精益制造提质增效。铁前稳定顺行超过1300天,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全年吨材质量损失比上年下降0.62元,质量异议起数比上年下降41%。系统经济运行持续深化。全年吨钢综合能耗 583kgce/t,比上年下降14kgce/t;四钢轧1号转炉、三铁B号高炉在全国性对标竞赛中分获“冠军炉"和“优胜炉"称号。去产能有效落实。主动关停1座500立方米高炉和1座40吨转炉,退出炼铁产能62万吨、炼钢产能64万吨,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和国家抽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用好用活奖补资金,人员安置稳妥有序。

  丁毅指出,马钢全力打造多元个性品牌,竞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七个板块全面实现经营性盈利,全年多元产业营业收入219亿元,净利润14亿元。

  主营业务加快发展。矿产资源业板块,全年精矿平均品位65.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罗河矿成本、品位、效益指标均处于板块第一位。工程技术板块,承揽博望河综合整治、湖北襄阳高铁站钢结构等6个外部工程项目。贸易物流板块,加快打造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加强汽运、航运、港务、仓储一体化联动,支撑股份公司物流降本3000万元;推进长协矿落地销售、铁矿石期现结合轮库交易,贸易收入比上年增长43%。节能环保板块,联合中冶华天成功中标马鞍山市区水系治理项目,成功托管铜陵旋力特钢环境设施,建成运营山西“七一"煤矿瓦斯发电项目。金融投资板块,成功开展产业链客户买方信贷和上游客户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有效开展资本与股权投资运作。信息技术板块,新兴业务稳步发展,外部合同额首次突破1亿元。新材料及化工能源板块,耐材总包定价模式不断完善,还原铁粉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奥瑟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金马能源、盛隆化工获得良好投资收益。

  丁毅强调,马钢2017年企业活力不断激发,资源整合有序推进。合资设立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公司、南大马钢环境科技公司、中冶华欣水环境治理公司、安徽马钢防锈材料公司,全年引入资金5.9亿元。资产证券化步伐加快。欣创公司挂牌“新三板",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加快推进条件成熟的子公司挂牌上市前期工作。

  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成功开发贴标签机器人、雾化器、新型移动带式输送机、超音速喷涂炉辊、高等级还原铁粉等新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12项。服务模式创新取得实效。8个APQP和10个EVI项目扎实推进,PPP、EPC等运营模式有效拓展,多式联运成为国家示范项目。资质增项升级加速推进。工程技术板块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钢结构专业承包一级资质,节能环保板块获环境工程设计乙级资质、环境第三方检测CMA资质。

  丁毅指出,马钢全力打造管理精益品牌,系统性和成熟度持续提升。2家单位入选省首批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试点,3家单位试点推行模拟职业经理人、合肥公司试点实施层级管理、粉末冶金公司试点开展员工持股。

  体系管理加速拓展。3项成果获冶金行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矿业公司成为冶金矿山首家“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系统构建两化融合体系,协同办公平台、集团本部财务信息化系统及工程技术集团“业财一体化"ERP系统上线运行,股份一体化计划系统和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IPS&QMS)、矿业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加快建设。

  专业管理持续加强。承担国家、省级在研项目16项,获冶金行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主持制修订并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8项,获授权专利313项。优化资金管理。香港公司实现独立融资,市场化债转股稳步实施,马钢集团公司10亿元中票和股份公司30亿元短融成功发行,争取政策资金16.2亿元。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高速车轴生产线、合肥板材镀锌线、南区钢渣综合利用、还原铁粉节能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重型H型钢、中型材升级改造、特钢优棒、瑞泰马钢新材料制造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严格落实环保刚性要求,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股份公司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丁毅强调,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发40周年,也是马钢成立60周年。2018年,机遇和挑战依然并存。纵观外部,钢铁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需求不适应、绿色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需求不适应的矛盾。审视自身,马钢“1+7"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基本构建,大钢地位有力巩固,行业影响力明显增强,具备了向更高平台跨越的条件。在新的平台上,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突出矛盾。从钢铁主业来看,市场研判能力还需提升;高端产品认证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需要加速;海外直供渠道开拓和落实国际化经营战略还需科学布局。从多元产业来看,市场经营意识不够强,发展模式创新和发展步伐不够快,特别是资金投入、大型项目谋划、专业化人才、机制配套等要素的支撑明显不足。

  新时代需要新思路,新平台需要新作为。马钢应对形势变化、破解发展难题,关键在于加快三个转变:

  加快钢铁产业由生产制造商向材料服务商转变;加快多元产业由保产服务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加快马钢集团公司由产业经营型向投资运营型转变。

  为此丁毅提出2018年马钢总的目标要求是:在同等外部条件下,与上年比,指标有进步、排位不下滑,保持有较强竞争力的经营绩效。

  在钢铁主业方面。轮轴产品要充分发挥马钢轮轴产品全球一流的优势,努力扩大高速车轮、大功率机车轮、地铁车轮、低噪音车轮市场份额,抢占修复市场,实现增量增效;大力开发重载、高速、弹性车轮,加快高速轮对、高速车轴的开发和试制进度。板带产品要提升高强汽车板、面板及合资品牌供货比例,拓展热成形、激光拼焊等深加工业务;黏住家电行业优质客户,持续开发冷轧、镀锌、酸洗、彩涂等高端产品,拓展高端家电市场;聚焦新能源汽车用钢,加快研发生产薄规格、高磁感、低铁损硅钢产品。长材产品要瞄准国际重大油气工程、海洋工程、钢结构住宅等市场,开发高耐蚀、耐低温、高强度H型钢,扩大造车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拓展工业用线棒材市场,重点开发合金冷镦钢、弹簧钢、齿轮钢、轴承钢等产品。特钢产品要继续向轨道交通、能源核心设备、汽车、高端制造等用钢领域进军。

  丁毅强调,为加速提升多元产业创新竞争力,马钢将加快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其中矿产资源业板块要完善运营管控模式,大力推进提质增效,成品矿综合品位超过65%。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选矿金属回收率,加快罗河矿硫铜分离。推进桃冲矿转型发展,打造安全稳定辅料保供基地。力争全年营业收入42亿元、利润总额1.5亿元。工程技术板块要积极开拓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市政工程等外部市场。力争全年营业收入36亿元、利润总额1800万元。贸易物流板块要依托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启动公铁、公水集疏运枢纽中心建设;积极申报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拓展新的贸易模式和渠道,扩大长协矿落地销售等贸易;以期现结合贸易方式,建立常态化流水库存;发挥上海、澳门子公司区位优势,实现国际贸易业务低成本运营。力争全年营业收入57亿元、利润总额1亿元。节能环保板块要推行“互联网+集中监控"模式,提升托管运营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外部市场,推进瓦斯发电项目后续工程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产业化步伐,实现水处理、大气治理等重点技术自主研发新突破。力争全年营业收入9亿元、利润总额7000万元。金融投资板块要推进跨境融资,拓展外汇业务;抓住绿色金融机遇,开拓新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加大股权、证券投资力度,设立基金产品,开办融资租赁公司及保理公司。盘活土地、房产等存量资产,全面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力争全年综合收益5亿元。信息技术板块要增强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服务能力,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培育和推广应用,推进安徽工业云平台产业联盟建设,打响马钢自动化品牌。力争全年营业收入4亿元、利润总额3700万元。新材料及化工能源板块要按期建成瑞泰马钢新材料制造基地项目,加速粉末冶金公司新产线达产达效,做优做大和菱实业包装、车桥、捆带等业务;力争新材料板块全年营业收入23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加快化工能源板块资源整合,编制板块发展规划,推进一体化运营,力争全年营业收入27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

  丁毅指出,为加速提升市场创新竞争力,马钢将坚持开拓在市场,服务在市场,创效在市场,构建精益型采购营销新格局。深入实施精益采购。巩固完善供应链各环节有效联动的运行机制,实现系统降本、结构降本。持续对战略供方开展有效评价,对关键供方推行EVI服务,健全供应商准入和退出机制。持续推进精益营销。强化战略客户培育,深化EVI服务,扩大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全面开展客户分级评价,实施差异化营销服务政策,完善产品质量客服体系,促进产销高效对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发挥海外平台功能,注重“借船出海",大力开发海外直供终端和专业贸易商,提高优势产品出口比例,全年出口钢材占股份公司本部钢材总量10%左右。细分海外市场,规避反倾销风险。推进轮轴本部与马钢瓦顿深度融合,深化与中车、铁总的战略合作,加速轮轴产品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