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糸部”字分类;;二语习得顺序;;汉字分类教学
摘 要:汉字是文化的浓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汉字难懂难学是二语习得者的普遍认知,本文欲将《说文解字》“糸部”字进行详尽分类,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糸部”字的二语习得顺序,进而探寻汉字分类教学的可行性。但愿能推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事业更进一步发展。首先,笔者将《说文解字》里的266个“糸部”字,根据本义进行了详尽的分类,一共分为“丝织材质与制品”、“纺织程序与操作”和“丝织状态与特性”三类。其次,结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将“糸部”字46个常用字汇总出来,并优先选择常用字作为每个分类的代表字进行解释。然后,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笔画数作为选择标准,选取了15个被测试例字。在给16名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讲授课程以后,进行问卷测试。经过蕴含量表评介机制检测,得出三组分类的二语习得顺序是“纺织程序与操作”先于“丝织材质与制品”先于“丝织状态与特性”。最后集中探讨汉字分类教学在二语习得顺序教学中的可行性,客观地总结了汉字分类教学能够引起二语习得者对偏旁重要性的关注、便于系统性记忆同类生字、可以检测某一偏旁所有字的二语习得顺序、趣味互动性强、学习汉字带动挖掘文化魅力等5个优势与汉字分类工作难度大、在课堂上记忆大量生字易记混、割裂字与词的联系等3个不足。并针对不足给出了3条弥补的措施,分别是,将常用偏旁的常用字进行分类,减少汉字分类工作量;多次归纳,多种课型配合使用,缓解课堂上的生词记忆压力;设计形式多样的配套练习,加强对汉字运用,重视字与词的联系。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