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交易所公开私募债数据 提高定价效率

加工时间:2021-01-06 信息来源:财新新闻选编
关键词:交易所;私募债数据 ;定价效率
摘 要:
内 容:

       近日,上交所官网可查私募债的成交数据在债圈引发热议。多位做债的市场人士表示,公开私募债成交信息对于市场参与方而言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增强定价效率。

  “2020年5月起停了一段时间,年底恢复的,这期间应该是官网在进行数据接口升级,之前也是可以在交易所的固收平台查询成交,并非不对外公布。一些小众的信用评级服务机构,每天都整理公布的,我们业务上没有太大影响,上交所官网发布后,更加便捷了吧。"一位固收人士表示。

  私募债的成交数据,具体可包括交易时间、证券代码、证券简称这类基本信息,还应有成交价格、成交量、卖方营业部、买方营业部等交易信息。截至1月5日,上交所共成交了64笔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金额合计160.33亿元。

  在国内的投资语境下,非金融企业的私募债包括中小企业私募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和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前两者的上市地点为沪深交易所,且中小企业私募债于2015年1月之后已经纳入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监管范畴,一般将两者统称为私募公司债,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的上市地点则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简称为定向工具(PPN)。

  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交易所存量私募债共计5215只,债券余额4.29万亿元,平均到期收益率为6.49%。

  “在发行层面,私募债就是非公开募集,发行门槛比公募债低,到了二级市场,没有太多信披要求,连成交数据也没有,就毫无透明度可言了。"上述固收人士这表示,近年来盛行的结构化发行,私募债领域是重灾区。

  结构化发债的主要模式在业内被称为“118工程"。在这种模式下,发行人用1倍资金(例如5亿元)最高可以腾挪1.8倍(如9亿元)的融资。大致路径是发行人认购资管产品平层参与债券发行,然后通过债券质押回购实现融资目的;通道以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和基金专户为主,主要是券商自营部门、资管部门或基金公司作为管理人,通常是发行人给私募机构一笔钱,私募机构再找过桥方认购。(详见财新周刊《结构化发债揭盖子》)

  在结构化发行中,认购方的资金来源于过桥方,也就是说认购债券的所有资金都并非基于真实的投资需求。在这种模式下,认购方在得到债券之后,会将其进行质押回购,融入资金偿还过桥方,并在债券存续期间不断地滚续正回购,直到发行人到期偿还。一旦认购方没能找到下一个逆回购机构,则可能面临资金周转的风险。

  如何辨别结构化发行?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表示,不同的发行方式蕴含着不同的结构化发行可能性。如果一只债估值收益率较高或隐含评级较低、发行规模非整数,此外,上市首日估值净价就破发了,又或者回购余额居高不下,这些都有可能涉及结构化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团队认为,即便投资者认定某只私募债为结构化发行产物,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禁投,投资本质上还是风险和收益的权衡,结构化发行私募债并非一定会面临违约,但流动性风险却往往是真实存在的,若投资者具备深入个体研究的基础和持有至到期的资本,仍可尝试参与。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