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湾生态环境中滴滴涕(DDT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关键词:滴滴涕;东山湾;生态环境;风险评价;DDTs;Dichloro-diphenyl-tricgloroethanes;Dongshan Bay;ecological environment;risk evaluation
摘 要:根据2011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东山湾生态环境的调查资料,初步探讨了东山湾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并对东山湾生态环境中 DDTs 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春季(5月)和夏季(8月)东山湾表层海水中 DDTs 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 ND~25.7 ng/L 和ND~36.7 ng/L,平均值分别为(6.08±3.02) ng/L 和(16.30±4.78) ng/L;底层海水中 DDTs 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30.6 ng/L和ND~36.7ng/L,平均值分别为(7.75±2.07) ng/L和(13.30±5.12) ng/L,总体上,东山湾海水中DDTs浓度分布呈夏季高于春季、近岸高于远岸、由湾内向湾外下降的格局。与国内其他海湾相比,东山湾海水中D D Ts污染处于低水平状态,但邻近漳江入海口海域的DS03站和DS11站可能有新的污染源输入。(2)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DDTs含量范围5.56~12.80μg/kg,平均值为(9.00±5.34)μg/kg,总体上呈现由湾内向湾外下降之势,东山湾表层沉积物中DDTs残留可能对生物产生负效应,毒性风险为25%~75%。(3)东山湾海域养殖贝类DDTs的残留量在种类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DDTs含量范围在1.68~26.60μg/kg,平均值为15.70μg/kg,污染指数范围在0.007~2.660,均值为1.580,超标率达到71.4%,超标倍数最高达1.66倍,说明东山湾部分贝类受到DDTs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