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0 篇
478060 篇
16312 篇
11771 篇
3941 篇
6548 篇
1253 篇
75663 篇
37919 篇
12169 篇
1667 篇
2869 篇
3422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应对人口老龄化 商业保险如何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基本医保可持续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在为老年人群提供养老和医护需求方面,商业保险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两个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提到,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及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并在关于商业保险提供服务方面提到两项具体措施:一是支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二是要求发展医养保险,增加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保险品种,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从业内交流数据来看,老年人保险产品的种类比较丰富,主流且成熟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年金保险上,此外还包括了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等,但前述提到的长期护理保险,目前依然与养老金模式类似,真正满足老年人照护需求的较少,目前主要是15家试点城市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护理险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定价数据缺乏,导致保险价格高或是保险机构不盈利甚至亏损。
年金保险满足储蓄需求
目前市面上为老年人群提供保险服务较多的公司包括中国人寿、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和人保寿险等6家险企。据统计,这6家保险公司目前可供65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的保险产品约600款。
面向老年人的险种主要包含五类:一是针对养老需求,提供年金保险;二是针对疾病保障需求,提供重疾险、特定疾病保险;三是针对医疗费用补偿、津贴保障需求,提供住院费用及住院津贴医疗保险;四是提供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险;五是提供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
其中,年金保险是各险企重点发展方向,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储蓄保障的需求;健康险、意外险的占比也比较大。
近日,为防范利差损,银保监会对部分具有长期储蓄型特点的险种评估利率进行了调整。这意味着保险公司此前提供的部分预定利率为4.025%的长期储蓄型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转而下调为3.5%。
“我们在前两年开始已经向保障性产品回归保险保障本源。除了年金产品,也在着重开发重大疾病产品,长期护理产品等。不过,保险除了保障同时还兼具长期储蓄的功能,储蓄型产品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承担完成期缴规模的任务。但产品设计方面会更趋保守一些。"一名中国人寿相关人士对此表示。
健康、护理保障类产品薄弱
与成熟、简单的年金险相比,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筹资机制、评估标准和服务规范、服务体系建设都在探索中。
一位人保寿险的相关人士介绍道,在保费规模方面,该公司提供的人寿保险与年金保险保费收入较高;在保单件数方面,意外伤害保险保单件数最多。而主要提供疾病、医疗、护理等保障的健康保险,无论是从保费收入或保单件数来看均与前述三类险种有一定差距,主要由于老年人健康保险保障杠杆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老年人群健康保障相对不足。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主打“长期护理险"的商业保险,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保额给付方式,都与养老金模式类似,连续缴纳保费后,按期可领取定额护理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护理险"。
“现在的护理保险,基金型的比较多,风险保障型的少。基金型的就是类似于经办模式,由政府委托商业保险机构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去负责管理、理赔,纯粹的商业护理保险还是少一些。"前述中国人寿人士表示。
2016年6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在上海、成都、青岛等15个城市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力争在2020年前,基本形成适应中国社会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机构改革之后,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由医保局负责。
截至2018年12月底,商业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约35项,覆盖人数约4647万,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规模约47亿元。
另一位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人士则指出,目前与15个城市建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确实可以为老年人群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护理服务。不过长期以来一直困于缺乏标准。
若评估标准千差万别,则给政府购买服务、运营补贴发放带来困难,同时不同区域难以获得相同照护服务,导致社会不公。近期,卫健委同多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通知》就提供了一个标准(详见财新网“长期护理险如何赔付?卫健委制定老年护理评估标准")。
缺乏定价数据
在谈到针对老年人群制定保险产品面临最大的困难时,多为业内人士均认为是定价数据缺乏。
“我们原来研究长期护理保险、慢性病保险等等,但是定价数据不充分,风险还是挺大的。比如像老年骨折意外险这类细分产品,虽然大家都有老年人群体的生命表,但是专门的发生率数据是没有的。"前述国寿人士介绍道。
此外,在老年人理赔方面,由于老年人本身相对体弱多病,在意外、疾病之间的状态界定也存在难度;长期护理险方面也囿于国内的医疗环境和尚不成熟的鉴定标准。
“国外险企推出许多针对老年人产品,包括长期护理保险都是亏的,几乎很难盈利。相比基金模式,单纯的老年人商业保险定价确实很困难,要不然就是太保守保费太贵没人买,要不然就是亏损得厉害。现在连再保方都不敢做这个了。"该名国寿人士认为,通过保险机构经办、基金型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护理保障将更加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