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0 篇
478060 篇
16312 篇
11771 篇
3941 篇
6548 篇
1253 篇
75663 篇
37919 篇
12169 篇
1667 篇
2869 篇
3422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形势要点:政策收紧使PPP模式进入下半场
PPP业务模式进入下半场,当年疯狂扩张拿项目的企业,如今都在收缩以应对沉重的资金压力,而这种变化发生得太快,使得参与者对PPP模式本身感到疑惑。一位PPP业内人士讲述了他所理解的PPP模式,从政府的角度,成为一种新型的举债工具;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多数企业所看中的主要是政府付费的部分,以此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融资支持,相互利用,借政策的风口进行融资而已。这也点出了这种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性问题。一位在某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从事PPP相关业务的人士表示,该银行将PPP项目分为“真PPP"与“假PPP",从项目本身的要素看,其实这些“真PPP"盈利、回款、现金流等方面是非常不错的,相比于一般性的房地产开发贷项目,利润率要高,由于政府付费所以项目回款也要更稳定。但是从银行放贷的角度,反而更倾向于贷款给政府平台或者国企作为融资人的“假PPP"项目,因为其背后意味着政府的信用,在银行看来,这些项目更安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称,PPP模式相比于过去的BT、BOT模式有很多优势,理论上能够解决当下的不少顽疾,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方式,这些功能并未消失。在他看来,PPP企业之所以走偏遇困,是因为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有偏差,“对于这些市场化企业而言,这究竟是当作一种工程行为,还是一种投资行为?不同的定位意味着实际操作中完全不同的做法。"当前的趋势看,政策上对此一步步收紧,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对这种模式的认可和规范,也意味着PPP模式的下半场进入真正市场化运行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