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杨丹 加工时间:2017-05-10 信息来源:江南大学
关键词: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耦合;耦合协调度
摘 要:随着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逐渐兴起,信息技术在汽车产业发展中也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我国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其发展成绩显著,产销规模到2015年已连续7年蝉联世界第一。但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在核心技术、品牌含金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要向汽车强国迈进,必然要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是我国汽车产业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之一,信息化、智能化、互联化可以有效地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研究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的机理、耦合程度、耦合影响及如何更好地促进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发展等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产业耦合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内容、耦合过程及耦合机制;其次,基于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的视角,阐述了两大产业的耦合发展概况,并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建立能够反映产业耦合系统发展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2002-2014年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从多个角度剖析了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不高的原因;再次,在量化耦合协调程度的基础上,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能源消耗率、技术创新能力及贸易竞争力这四个维度分析了两大产业耦合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1)2002年-2014年,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之间耦合关联度始终在0.47-0.50之间,处于中度耦合水平、产业耦合发展初期阶段;(2)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逐渐提高,但到2014年仍处于勉强协调阶段,经分析得出影响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才机制、资本压力、研发能力、顶层设计等;(3)两大产业耦合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汽车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改善、能源消耗率的降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及贸易竞争力的增强。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在借鉴相关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多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