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南亚;;农产品贸易;;贸易增长潜力;;引力模型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来说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利用2001-2016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农产品数据,在分析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之上对贸易增长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具体的测算。通过对贸易现状的分析得出: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双边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较为集中;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较强及竞争性较弱;双边贸易模式主要以资源禀赋为特征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在贸易增长条件分析部分,第一,“一带一路”倡议为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第二,双边农产品贸易在各自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南亚国家的比重比在中国的比重高;第三,以中国出口衡量的互补性指数低于以中国进口衡量的指数,说明中国出口与南亚国家进口之间的互补性强于中国进口南亚国出口的互补性;第四,通过测算出口相似度,得到出口产品相似程度和出口市场相似程度都不高,说明双方竞争关系不强。通过模型测算,得出中国对南亚国家的出口潜力大于进口潜力。最后,结合前文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从优化市场结构的角度出发,巩固对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出口,扩大对孟加拉国、尼泊尔和阿富汗的出口规模,进口市场避免过于集中于印度一个国家,通过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避免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第二,从优化产品结构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双方各类型农产品的竞争性、互补性以及双方的资源禀赋不同,得出目前来讲双方优先合作的农产品类型是纺织纤维和水果蔬菜;第三,从产业模式的角度出发,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的差异进行产业间贸易中优势产品的出口以及劣势产品的进口,同时在产业内贸易模式上的产品加强品牌意识,准确定位市场;此外,加快双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保障措施的实施,探索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加强农业技术合作与输出,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更好的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