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8.8万易地扶贫移民稳定就业

加工时间:2020-04-21 信息来源:证券、财经新闻
关键词:扶贫;移民;就业;
摘 要:
内 容:

  “不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日前,在湄潭县黄家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一家电子企业上班的搬迁户李继敏,笑呵呵地说。易地扶贫搬迁给她带来的不仅是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帮她摘掉“穷帽子",走上致富路。
  今年44岁的李继敏之前生活在湄潭县复兴镇观音阁村,其居住区属于泥石流滑坡地带。一年前,李继敏一家搬到湄潭县黄家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她在附近一家电子企业上班,每月收入3000余元。丈夫也在县城打工,日子过得不错。
  如今,广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李继敏一样,不仅搬进新家,还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来自市生态移民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225个搬迁安置点,有劳动力搬迁家庭44302户96383人,移民就业创业44231户88226人,户均就业达2人,实现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达到户均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的目标。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据市生态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积极探索创新移民后续管理模式,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通过培育产业带动、组织对外劳务输出、鼓励自主创业扶持、依托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定向安置、包保责任人“一对一"帮扶、开办手工作坊和设立扶贫车间、公益岗位安置等“七个一批"解决移民就业。
  据了解,在湄潭县,当地党委政府开办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实现搬迁群众就近务工;凤冈县强化后续就业扶持,在安置点内引进内衣厂、制鞋厂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入驻,拓宽就业渠道;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等地,通过盘活安置点的门面、商铺、停车场等资产,多渠道扩展移民增收脱贫途径。
  与此同时,我市还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原则,同步配齐社区场所、配强干部队伍、配优公共服务。全市共设置安置点综合服务中心17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8个,文体活动中心153个,老年服务中心108个,儿童活动中心102个,消除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了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