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食品安全;中学;生物教学;渗透;教学对策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电话访谈法等,从下列几方面研究了食品安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一、对食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教育的国内外相关定义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二、对陕南地区6所高中院校1800名学生进行了食品安全现状调查。利用Excel和SPSS 22对调查获得的1559份问卷进行了录入和分析。分析表明,陕南地区的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普遍较差,食品安全行为和态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调查还得知:学生年级高低、是否是独生子女、喜欢的学科类型等在食品安全知识上有差异;学生学校所在地、月生活费、所处地区等在食品安全知识、行为、态度三个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学生的性别影响学生的食品安全态度。三、对陕南地区部分生物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可知:陕南地区生物老师受学时影响,在实际教学中不会刻意对学生渗透食品安全知识,且教师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等。四、针对学生食品安全素养的提高,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在中学中渗透的可行性,详细剖析了生物课本上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几点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教学原则如:生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教学策略: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在中学渗透的价值、增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及食品安全知识储备、寻求多种教学模式,改善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行为等。经分析研究得知,食品安全教育是向学生传递食品安全知识,从而不断改善学生食品安全行为,树立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初步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素养。生物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结合生物学自身特点,可以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通过生物学进行渗透,既能实现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素养的愿景,又能让学生更好的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为陕南地区师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