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坳陷珠三南断裂形成演化及其对沉积中心迁移的控制
作者:雷宝华;郑求根;李琦;刘豪;王海荣;李俊良
作者单位: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524057
加工时间:2013-10-15
信息来源:《石油学报》
关键词:珠三坳陷;珠三南断裂;多参数-走向长度分析法;几何学;形成演化;分段连锁;沉积中心迁移
摘 要:应用断裂三维定量构造几何学和不同时期断裂活动多参数走向长度关系分析方法,对珠三南断裂几何特征、形成演化、分段和连锁、活动强度的差异及其对沉积中心迁移的控制,进行较细致和定量的研究.珠三南断裂总体分3大段:东段、西段北支和西段南支,依次细分为2小段、4小段和3小段,各段几何特征和活动差异较大.早期,断裂自西向东分段延伸发育;中期,西段南支活动停止、西段北支和东段强烈差异活动下连锁;晚期,断裂自西向东分段停止活动.整个断裂体系随断裂“弱→强→弱”活动特征,呈“分→合→分”的演化状态.沉积中心随断裂活动强度差异变化表现为“跷跷板式”的迁移规律:古新世在文昌C凹陷的西部→始新世—渐新世早、中期在文昌A凹陷→渐新世晚期在文昌B凹陷的西部→渐新世以后不受断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