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中国化肥的危机除了产能过剩的危机外,新的危机正在浮出水面,那就是需求下降的目标可能会提前实现。
首先,农产品价格低迷所引起的化肥需求下降。今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了全面下跌,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首次下跌。作为市场价格风向标的东北及内蒙古玉米国储收购价下调了10%以上,收购质量要求也大幅提高,等于在保护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压低了收购价格,而在不实行最低保护价的地区,玉米收购价格降得更低。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严重倒挂。虽然三大主粮进口实施配额管理,但替代品进口猛增;
二是国内粮食库存高企,三大主粮的消费库存比均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的警戒线,收储库容告急,财政负担加重;
三是经济增长乏力,油价大幅下跌,造成工业需求不振(以用玉米生产生物乙醇的中粮生化为例,去年中期报告为盈利,今年大幅亏损)。虽然农产品具有刚需的特点,但同工业品的经济规律并无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中国农产品价格要上涨,首先得压缩供应,完成去库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会一蹉而就,因此农产品价格低迷将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低迷会从几个方面引发化肥用量的下降:部分耕作条件较恶劣的土地放弃耕种;土地承包户出现亏损或盈利下降,再生产面临困难;复种指数下降;施肥水平下降等问题。
其次,国家和地方的农业政策调减种植面积带来的化肥需求下降。
以上一系列文件的出台预示着中国粮食战略由鼓励生产到适当抑制供应的重大转变。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战略机遇期,在国内粮食库存消费比较高、土地过度利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调减农业种植面积、实现土地的休养生息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这些政策的全面实施,必然引起种植面积的下降和化肥需求的减少。
综上,未来化肥需求下降的幅度虽然难以预料,但趋势十分明朗,产能过剩叠加需求下降,化肥市场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