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研究
作者:张晓盼 加工时间:2017-11-26 信息来源:天津工业大学
关键词:京津冀;金融收敛;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经济计量模型
摘 要: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第三大都市圈,近年来,京、津、冀各自的金融业发展进步很大,但三地的金融合作进展缓慢,更多停留在倡议、研讨等初级阶段,与同时期提出区域金融合作的泛珠三角地区相比逐渐落后,影响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区域金融差距的变动趋势与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合作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区域金融收敛性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政府间协作治理的定性研究,也有学者尝试运用非参数估计、时间序列、泰尔指数、空间计量、基尼系数等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但主要集中于我国东中西部整体、粤港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京津冀地区的研究较少见。本文基于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空间计量学研究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京津冀区域43个区县为样本,基于金融相关比率、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对京津冀金融收敛性进行定量研究,以实证分析京津冀区域金融的收敛性、检验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弥补同类研究的不足。然后,基于研究结论,为三地金融合作提出可行、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分两大步:第一步,理论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查找、梳理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完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等的理论研究。第二步,实证研究。运用OLS估计,验证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是否存在β收敛;建立GWR模型,进一步验证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比较OLS模型与GWR模型的适用性;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FIR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比较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的适用性。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第一,研究运用的GWR估计方法相较OLS模型估计更加准确,更能有效的描述京津冀区域金融收敛问题;第二,从2000年与2015年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地理格局看,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县在空间上形成集聚,即发达区县与发达区县相邻,而落后区县与落后区县相邻;第三,2000年至2015年间,作为新兴经济圈的京津冀区域,其区县的金融发展总体上呈现出β收敛趋势;第四,2000年至2015年间,京津冀区域各区县的金融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相关性的并存没有改变收敛趋势,但使得各地区的收敛速度下降,说明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需要有效的推动力。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