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钢铁企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
摘 要:职业发展是贯穿个体生命周期的活动,是个体在为满足组织需要或个人事业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职业目标、职业计划,希冀以此来适应岗位要求,逐步取得成功的过程。我国现有农民工总量为2.8亿人,大概占全国劳动力的1/3,农民工若能转化为市民,将会释放出强大的促进内需增长的潜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钢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工业、交通业等产业的基础,从建国初期到现今一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但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显。有效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决定因素,是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作为迁安人,作为钢铁城市的成员,见证了迁安人民因铁而兴,以钢为荣的过往,也经历着去产能时期的低迷。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钢铁企业最主要的劳动力和最大的受雇群体,去产能搞升级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四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钢铁企业,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等方法,对新形势下迁安钢铁企业中就业的230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调研。经过统计、分析得出,钢铁企业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老一代农民工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追求。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现代化意识强、市民化期望高、职业期待水平高,但就目前他们的就业状况看,缓慢的职业晋升速度、依赖土地的市民化意愿、不健全的职业规划意识、不理性的创业想法等使他们低质量的就业状态成为了普遍现象。通过探究造成钢铁行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特点的成因,本研究提出了多项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创新区域产业新格局、打造“政—社—企”三方合作的培训模式、建立职工就业安置协调机制、构建双向多层级的职位晋升通道、建立理性的“双创”就业思路、剔除小农意识树立现代职业发展理念、培养以学习力为核心的自我意识几项对策。力图从多层次、多角度上建立保障,促进钢铁行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