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3 篇
12122 篇
1645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8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12月9日,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大会上表示,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总量超过4亿人,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30%,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此背景下,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来预防老年时期的各种风险,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金融产品,开发养老金融业将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战略。同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前院长董克用表示,目前中国的养老问题是:基本养老金一支独大,第二支柱发展滞后,第三支柱尚未建立。中国的人口数量比美国多得多,但养老金规模与之相差甚远。未来数十年的养老压力正越来越大。通过比对董克用整理的《2014年中美两国养老金体系的规模与结构比较》可以看到:美国的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部分有2.8万亿美元,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部分有15.18万亿美元,第三支柱的个人退休账户的养老金规模为7.44万亿美元,三者相加共计25.4万亿美元,三大支柱占养老金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1%、59.7%和29.3%。相比而言,中国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部分拥有3.1万亿元,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部分只有0.77万亿元,第三支柱的个人税延养老金至今为零,三者相加共计3.87万亿元,三大支柱占养老金资产的比重分别为80.1%、19.9%和0%。也就是说,即便加上社保基金理事会的3万多亿的规模,中国养老金的总规模也就6万亿元左右,折合成美元之后,中国养老金的总规模约为美国的1/25。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最近研究“超老龄社会"课题时计算出,15年后,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4.1万亿元;35年后,这一缺口将约为6.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