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本周香港,内房股业绩发布会上传出一片乐观的声音。
碧桂园设定2013年销售目标较去年提高30%,富力则在投资者会议上说未来两三年都在15%-20%的幅度增长。中海虽然没有调高目标,但表示会积极拿地,显示对市场同样乐观。再算上之前已经透露依然维持20%-30%增长速度的保利,增长已成今年房企的共识和关键词。
事实上,始于2010年的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其所带来的恐慌或担忧,早在去年被全面回暖的楼市瓦解。当前开发商的表态只是更明确地传达了来自企业的判断。在去年,销售千亿的俱乐部多了三家房企,而像华润、世茂则取得40%-50%的大幅度增长。相比之下,碧桂园和富力在同一区间徘徊了三年后才调高目标,实在不算激进。
当然,业绩会上媒体仍然会照例问“是否担心调控影响楼市”的问题。对此,开发商的回答是:“调控还在,但我们知道怎么做了。”
开发商知道了什么?首先,调控让地产商看清楚的是政府在乎的只是房价别太高,并没有调整供需。开发商在解释为什么调高今年目标时,都会说到看好经济形势以及“城镇化”因素。再加上过去两年,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以及满足人们居住、投资单一选项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可以预见,购房需求必然伴随着经济面改善以及城镇化而越加畅旺。
其次是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调控过程中更加清晰。2011、2012两年地块市场的表现就是例证。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成交清淡时,开发商手中没钱,政府暂缓地块出让,减少土地供应。而在楼市回暖,开发商需要增加土地储备的时候,地方政府就适时拿出优质土地供开发商入货。经济的结构转型尚有一段遥远的路途,而这个转型过程中,房地产仍将是维持经济的主要“轴承”。
当前地方上有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发展文化事业,配套住宅项目;发展金融事业,配建住宅项目;甚至教育、医疗,都可能是“圈地”的理由。地产业毛利率在30%-40%,而且回报收益快,比其他产业更吸引以GDP增速为导向的地方政府。
也就是说,土地经济的强势延续,短时期难以取代。但这并不是说,单纯依赖住宅就可高枕无忧,如果说过去两年,旅游地产、养老地产都是以表面名义拿地盖房,那么从现在开始,增加持有物业、靠不动产租金稳定收益成为所有大企业的不二追求。万科、中海、保利、金地的增长利器在于,一方面靠庞大的住宅规模,在高速周转中获利,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在未来十年的格局,仍将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而这个过程,又恰恰给了地产企业比较充分的转型时间,如何在住宅与持有物业之间摆正关系,将是房企未来十年的关键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