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习近平还提出了“信息技术成为率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先导技术,将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的重要论断。将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定格在信息产业、信息经济,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重大突破,代表了党中央对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科技革命的高瞻远瞩与深刻认识。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就此特别给发来学习感想,在此刊出,以飨读者。
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促进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主要靠钢铁、机械、房地产维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但是,我国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机械产品出口受阻,房地产泡沫凸显,单位GDP能耗和物耗居高不下,同时还带来了严重的大气和水质环境污染。“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大量耗费物质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显然难以为继。”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据统计,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物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现代哲学认为,物质、能量、信息表征着整个宇宙中存在的三种本元,人类社会发展也离不开物、能、信息这三种基础资源。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如果信息投入太少,就会相应过多地消耗物、能资源;反之,信息投入强度提高了,有利于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淘汰高耗低效产品,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相应减少物耗、能耗。在这三大基础资源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置换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加大信息投入强度,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物能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