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提升枢纽能级 建设世界一流强港

加工时间:2023-01-17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关键词:交通枢纽;世界一流港口
摘 要:
内 容:

         货物吞吐量完成6.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485万标箱,双双实现正增长;集装箱班轮航线快速发展至260条,其中外贸154条,净增外贸航线13条;国际友好港口数量达到54个,位居全国第一……过去一年,广州港国际大港地位进一步巩固,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正加速推进。


  “广州港口`门类全'`韧性足'`潜力显',提振了我们推进广州港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日前,广州市港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秀清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港将紧抓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方案等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多式联运、物流服务、航运服务、智慧港口建设、营商环境、绿色安全港航和港口交流合作等工作,努力推动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取得新突破。


  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持续推进“通道+枢纽+网络"建设


  南都:广州向来重视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如今正在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请问实施的成效如何?


  孙秀清:自2015年以来,广州市港务局牵头编制和实施了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际航运枢纽建设驶上快车道。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广州排名由2015年第28位跃升至2021年第13位。


  在枢纽能级方面,目前,广州港已构建以南沙港区为核心、黄埔新港和新沙港区为重要功能区、内港港区和内河港区为补充,分工合理、功能分明的港口发展格局。南沙港区目前已拥有集装箱、粮食、滚装汽车、国际邮轮游艇、船舶修造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并实现连片式开发,可进靠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广州港出海航道南段已拓宽到385米,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的集装箱船可相向通行,南沙港区五期、20万吨级航道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广州港专业化码头和航道等级不断提升。


  此外,广州港持续推进“通道+枢纽+网络"建设,增强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南沙国际物流中心一期已基本建成,是全国最大的临港仓库群。利用南沙港铁路,打造以南沙港区为枢纽的集装箱海铁联运国际中转通道,2022年首年南沙港海铁联运箱量突破10万标箱。


  在辐射能力方面,广州港通过积极开拓国内外集装箱航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港口辐射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集装箱航线达260条,其中内贸航线106条,外贸航线154条,全年新增13条外贸航线。2021年底南沙港铁路开通,广州港海铁联运箱量从2018年6.15万标箱上升到2022年25.2万标箱。广州港持续保持国内最大内贸集装箱运输港口和最大粮食中转港地位。


  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 推进航运联合交易中心落户南沙


  南都:广州在推动打造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有什么布局和创新举措?


  孙秀清:广州港以广州航运交易所(简称“航交所")为核心加快推动航运服务业集聚。接下来,广州在推动打造航运服务业集聚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举措。


  一是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加快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将其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航运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平台,对标上海、大连、宁波等重点港口城市研究制定符合广州特色的航运政策,吸引高端航运要素资源在广州南沙集聚,在广州南沙形成航运服务集聚区。


  二是打造大湾区航运数据中心。充分发挥航交所服务优势,建设大湾区航运数据中心,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挖掘,发现数据价值,提升航运信息共享服务能力,实现粤港澳三地港口航运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信。


  三是强化粤港澳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好广州南沙地缘优势,积极与港澳有关部门、企业和协会等机构开展交流和合作,吸引参与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并在航运金融、航运指数、海员培训、海事仲裁、船舶管理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四是大力发展水上特色休闲产业。延续广州水脉,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打造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工作,鼓励支持企业丰富和延展航线,拓展水岸互动,丰富人文历史内涵,将珠江游打造成为全国水路客运精品航线;支持开展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研究,打造都市游船活力研究评价品牌;鼓励邮轮旅游复苏复航,引导国际邮轮航线、国内邮轮航线、邮轮母港和访问港同步发展。


  广州临港经济区建设 打造港产城协同发展典范


  南都: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高水平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作为牵头单位,广州港务局接下来如何推进该项工作?


  孙秀清:广州临港经济区范围约为207平方公里,其中,南沙临港经济片区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黄埔临港经济片区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目前正抓紧推进广州临港经济区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航运物流产业、高端航运服务业、临港汽车产业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标将广州临港经济区成为港口物流畅顺、港城深度融合、产业高效创新、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一流的港产城协同发展典范。


  一方面,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发挥港口引导重大产业布局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临港产业投资吸引力。另外一方面,协调广州临港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积极优化广州临港经济区港口、临港产业和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推动实现物流与产业相配套、运输与服务相融合,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强港,港产城协同发展的格局。


  建设绿色低碳港口 谋划广州港能源战略


  南都:建设绿色低碳港口,是“双碳"的关键一环。广州在推动绿色港口建设有哪些成效,面临什么压力?


  孙秀清:广州港对标世界一流绿色低碳港口,持续多年开展“绿色港航"建设,已取得不少成效。如广州港的岸电设施覆盖率已经超过90%,居全国前列,岸电使用量连年攀升;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全部采用无人智能纯电动拖车,港口作业期间实现零排放,成为港口行业内绿色环保示范项目。


  针对广州绿色低碳港口建设,最主要的压力是对标国内外先进标准,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新能源技术发展快、种类多,需找出适合广州的港航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我们今年计划开展广州港航清洁能源发展布局战略研究,希望能结合城市能源发展和港航发展需求,系统谋划广州港能源发展战略,为港口能源替代、提高港口综合能效以及实施更加严格的清洁航运政策提供条件,降低行业试错成本。


  二是港口基础设施和设备实现绿色升级,相比陆上交通,投资成本更高、建设周期更长。我们一直在积极争取政策资源,以期给予广州港航企业适当的托举,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升级。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