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80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7 篇
3821 篇
5293 篇
三轮供地释放友好信号 房企拿地意愿仍谨慎
[ 据亿翰智库监测,2021年10月,百强房企中,有76家房企零投资,无新增货值,企业投资力度持续下降,各梯队房企货值门槛皆大幅下挫,其中,挤入新增货值TOP10房企的门槛值为1659.4亿元,同比下降38%。 ]
临近年末,多个城市陆续披露今年第三轮集中供地信息。在经历了第二轮的凄风苦雨后,第三轮集中供地的门槛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如广州的部分地块取消了“限房价",南京放宽房企的资质要求,苏州下调了土拍保证金比例和首付款比例等,旨在降低房企参与土拍的难度。
已经完成了第三轮土拍的无锡,表现冷清依旧,底价成交、本地城投城开托底情况明显。多位房企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当前资金依然紧张,第三轮供地整体保持谨慎态度。业内也预计,“房企土地采购的意愿将长期下降"。
多城下调拿地门槛
11月9日,福州发布了新一批集中土拍的信息,共计33宗涉宅地块,起始价约136.44亿元,将于12月初进行。此前,包括济南、苏州、无锡、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陆续披露了今年第三轮集中供地的信息。
调降入场门槛,成为第三轮土拍的一大特点。
11月初挂出集中出让公告的广州,在第三轮将推出17宗地块,总起价为434.1亿元。其中有7宗地为第二批流拍地块再上架,并明显调低了出让门槛。有4宗地块下调起始价;番禺、增城两宗地块虽未下调起始价,但降低了配建要求,增加了可售货值;南沙、黄埔地块,取消了“限房价"的要求。此外,广州还对部分地块取消了一个月内一次性付清总价的要求,允许最长六个月内付清。
中指院指出,在房企融资难度升级,市场行情下滑,年底要结清工程款的当下,上述供地规则变化将极大缓解房企短时间内资金压力。今年年底前仅需支付20%的保证金,提高了对房企的吸引力。
苏州的第三轮供地在保证金方面做出了让步,26块地的保证金比率统一为30%,而在第二轮时,22宗地块中仅有8宗保证金比例为30%,余下的多为50%。
南京拍地规则放松,一方面在于房企资质的要求从此前的二级甚至一级,降至当前三级及以上,更重要的是,第二轮供地的42宗地块中,有11宗要求不得联合报名竞买、不得合作开发,严格限制股权转让等要求,而第三轮中取消了这一约束。
除了规则的变化,单宗地块体量也进行了下调,拿地的门槛变得更低。
中指院指出,在北京的第二轮土拍中,“房企资金压力下更倾向于同板块小体量地块,石景山区首钢园区和门头沟区永定镇均推出了两宗地块,其中建面较小、保证金较低地块获房企参拍,而大体量地块因无人报名被延期至下一批。"
上海在第三轮供地中同样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供应的地块明显“缩小"。共计24宗宅地中,有8宗地块起始价在10亿元以下,有10宗地块的在10亿~20亿元之间。其中,青浦朱家角地块总价低至5.3亿元。业内人士指出,总价较低的地块带来的资金压力也相对较小,对没有拿地的房企来说是个机会。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认为,从第三次集中供地的规则来看,确实有些城市出让放宽了拿地要求,预计这次除了国央企拿地外,不排除一部分此前发展平缓的本土企业有拿地的可能性,这部分企业熟悉当地市场、熟悉当地政府,且资金受限不大。
此轮土拍门槛降低的一大背景是,房企在第二轮土拍中的集体躺平,造成各地土地市场的骤然降温。
据中指院统计,超半数城市的宅地成交楼面价较首批集中供地时有所下滑,厦门、重庆、武汉较首批降幅分别达到32%、32%、23%;同时,20城第二批供地共计流拍70宗地块,撤牌195宗地块,整体流拍撤牌率达到31.8%,而首批次则仅为6.5%。
新增土地货值降至全年最低
如今这番降低门槛的举动,在调动房企拿地积极性上,或能产生部分刺激作用。
在准入门槛有明显降低的南京,某Top20房企的一线投拓向第一财经传递了较为乐观的态度,“这次南京保证金比例下调到20%了,门槛降低,估计会比二批次热一些。"
“这批次取消了不得合作的限制,我们预计参拍家数会增加,"上述投拓表示,“南京大部分房企,都不排斥合作,这个时候用小股撬动大货值,还是比较合适的,既保利润,又有规模。"但在资金面整体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他判断“溢价率不会很高"。
另一位身处合肥的全国性房企内部人士则表示,合肥第三轮供应的都是好地,滨湖新城还有5宗地块,“但据了解,现在还在做测算、准备报名的,就是一些央企国企,再加龙湖。"
也有一位国企背景的投拓人士向第一财经表示,接下来第三轮中有好机会就会拿地,并且也不局限在热点城市地区。
不过,相较于一线投拓人员的乐观判断,房企集团层面的基调则更为整齐地表现为悲观。
在上周进行的一场投资者交流会上,世茂集团管理层在谈及拿地问题时便表示,要优先保刚性兑付,集中资金保证债券的偿付,后续融资明显放松了才会考虑买地。
“近期和企业沟通交流下来,一致反馈第三次集中供地不会拿地,没钱的或者说是钱紧的,基本就是不拿,要活着。"某地产分析师向第一财经透露,“有点钱的,有两方面的顾虑:政策预期不明确,不敢拿;另外,马上年底要做漂亮财报,不能拿。"
小房企更是如此。一位长沙本地开发商向第一财经表示,第一轮拿了一块地,但第三轮不会拿地,现在“没钱了"。
克而瑞监控数据显示,30家典型房企新增土储总建面为52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58%;新增成交土地货值684亿元,环比下降40%,降至全年最低。
另据亿翰智库监测,2021年10月,百强房企中,有76家房企零投资,无新增货值,企业投资力度持续下降,各梯队房企货值门槛皆大幅下挫,其中,挤入新增货值TOP10房企的门槛值为1659.4亿元,同比下降38%。
市场普遍预计,谨慎拿地的态势将会持续。克而瑞预计,在宽供应、低门槛的前提下,企业拿地积极性将会有所提升,第三轮集中土拍高撤牌流拍率的现象预计会有所改善,但由于房企资金链紧张,参与竞拍的房企数量将进一步减少,部分城市最终成交价将会明显降低。
标普信评也认为房企土地采购的意愿将长期下降。“目前房地产监管政策在长期而言仍将持续,行业基调仍然是去杠杆,整体资金面将长期处于相对紧张的局面。因此,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房企可能收缩土地采购支出以渡过难关,土地购置意愿或将长期转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