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顶及仿生型信号分子对白肋烟不同烟碱转化率株系的影响
作者:舒俊生;苏雷;程新胜;李影;黄文昌
作者单位: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合肥市天达路9号23008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23005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合肥市徽州大道1129号230052;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市肥西路3号230039;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武汉市桥口区宝丰路6号 430030
加工时间:2013-11-15
信息来源:《烟草科技》
关键词:白肋烟;仿生型信号分子;打顶;烟碱转化率
摘 要:为降低白肋烟烟碱转化率、提高烟叶品质,对白肋烟B37不同转化率株系采用打顶和打顶后涂抹仿生型信号分子(BSM)两种方式处理,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烟株烟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生物碱含量,并分析了生物碱比例和烟碱转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打顶使不同转化率株系的烟叶SOD活性增加且高转化率株系增加幅度大,BSM处理也增加了SOD活性,但高转化率株系增加幅度较小.打顶使烟株的MDA含量增加,但高转化率株系增加幅度较小;BSM处理后烟叶MDA含量下降,高转化率株系烟叶MDA含量下降幅度较大.BSM处理后烟叶4种生物碱含量及总生物碱含量总体上有所降低,其中降烟碱的降低幅度最大.BSM对非转化株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比例影响较小,而对高转化株系B37-38的作用最大,其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比例分别提高了15.52和10.40百分点;B37-38上部叶和中部叶降烟碱比例分别降低了15.16和10.03百分点.从非转化株系至高转化株系随着烟碱转化率的提高,BSM处理其降烟碱的比例降低幅度增加,BSM对高转化率株系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