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加强信用卡业务 监管的必要性

加工时间:2022-07-19 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规范监管;
摘 要:
内 容:

  近日,银保监会与央行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主要分为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为、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严格管控资金流向、全面加强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严格合作机构管理、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八方面内容。

  从具体内容看,规范息费收取、强化睡眠卡管理、试点线上业务等方面是亮点,也是加强监管必要性的最充分体现。

  首先,规范息费收取行为刻不容缓。《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1.3亿张,虽然信用卡快速增长给广大民众支付和消费带来一定方便,但因为目前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上仍然处于粗放经营状态,风险管理不到位,存在不少损害客户利益的混乱行为,也成了金融消费者维权的高发区域。比如息费水平披露不清晰、片面宣传低利率和低费率、以手续费名义变相收取利息、模糊实际使用成本、不合理设置过低的账单分期起点或不设起点以及未经客户自主确认实施自动分期等问题,导致客户难以判断资金使用成本,甚至加重客户息费负担。

  由此,此次《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与客户订立信用卡合同时,对收取利息、复利、费用、违约金等条款、风险揭示内容应当严格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并以明显的方式向客户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这样有利于推动银行金融机构切实提高信用卡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确保消费者准确及时获取息费信息,进一步化解银行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权益纠纷。

  其次,消除睡眠卡风险时不我待。《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卡中的“睡眠卡"占据了商业银行发卡总量的比例高达35.4%;我国信用卡的活卡率由2018年的73.2%下降至2020年的65.8%,过多的睡眠卡滞留在民众手中,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如盗刷风险、有限金融资源浪费、加大银行信贷风险等。

  由此,此次《通知》设定了睡眠卡红线,规定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同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风险;对单一客户设置本机构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等。显然,这些规定有利于敦促银行不再以发卡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有利于转变信用卡的粗放增长模式。

  再次,试点线上业务全民期待。尽管目前信用卡业务发展给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也成了商业银行零售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但与互联网消费信贷相比,明显存在交易程序繁琐、门槛高等缺点,使银行信用卡在金融消费信贷方面日渐式微,处在金融竞争的下风。

  由此,金融监管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发布《通知》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金融需求的升级变化,按照风险可控、稳妥有序原则,通过试点方式探索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等模式创新。而且,这也是未来信用卡发展的必然方向,因为今年初银保监会就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个人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个人金融产品营销和服务,拓展线上渠道,丰富服务场景,推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可见,下一步只要银行金融机构解决远程面签技术,选准目标客户,将运营操作锁定在银行端APP上,借力人脸识别和联网核查的同时,辅助必要的人工客服(远程柜员)与客户线上进行办卡意愿和身份的核验等,线上信用卡业务一定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