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7 篇
13897 篇
477387 篇
16218 篇
11751 篇
3898 篇
6510 篇
1243 篇
75477 篇
37464 篇
12122 篇
1647 篇
2846 篇
3402 篇
641 篇
1237 篇
1969 篇
4899 篇
3853 篇
5414 篇
中职教育规模七年缩减三成 部分地区职高招生难
中等职业学校数量、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自2010年以来持续缩减,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量差距日益扩大;高中阶段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例则从五成左右下降到四成左右。“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国家教育战略受到挑战。
2月22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下称《报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构成了中国中等教育高级阶段教育两大基础组成部分,和普高有别,职高以职业教育为主,重点是培养不同行业所需的技工。
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状况如何?根据报告,从资源分布看来,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07 万所,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数差距较大。其中河南、河北两省超过600所,而西藏、宁夏、青海、天津、海南、北京等地区都在100所之内;从学生规模看,2017 年,全国中职学校招生582.43万人,在校生1592.5万人,生师比19.59 ∶ 1,较2015年、2016年的生师比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中职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正不断偏离国家职业教育的总体战略方向。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初次提出,“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此后,各地中考时,纷纷按照职高和普高人数1:1的比例招生。(参见“误了百万中职生" )
但近十年来,高中阶段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例正不断降低,职普比已从五成左右降到四成左右。自2009年起,中职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比例持续下降,已经由2010年的50.94%下滑至2017年的42.1%,与此相伴,2010年中职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78%,而到2017年,该数据下降到40.1%。部分地区,尤其有的大城市中职高招生不易。(参见“招不满的职业高中" )
不断下降的职高比背后是整个中职教育规模的萎缩。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应达到2250万,2020年在校生数达到2350万。而2017年,全国中职学校在校生1592.5万人,相较2010年2238.5万人降低29%,距离2350万以上的目标相差757.5万人;同时,全国中职学校招生582.43万人,较2010年减少288万人,降幅约33%;中职学校数量1.07万所,较2010年1.39万所下降了23%。
中职教育规模萎缩,职高比下降的原因何在?在一篇评论文章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及两点:一方面,中职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唯学历"的评价体系,家长、学生更重视普通教育,不愿意进入中职;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来越高,2017年已达到45.7%,高等教育普及的背景下,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学历要求逐渐提高到高职,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其实在减少。
“质量"一直是个大问题。相较北上广与江浙,内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中职质量普遍堪忧,学生流失率高居不下。根据“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项目组在2007年至2013年间对四省份107所中职的调查,中西部的中职学校广泛存在招生混乱、课程不合理、实习混乱等状况。在高一一年,中职学校的学生流失率达到了10.7%,内陆贫困地区更高达22%,中西部职高辍学率在30%到60%间的高位徘徊。
《报告》还显示,一些地区和学校招生持续面临困难。据其统计,西藏、吉林、甘肃、黑龙江、山西五省的职高比均低于35%。
对于原因,《报告》认为,主要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保障能力不平衡问题突出,一些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技术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不理想、适龄人口持续下降、优质中职教育资源不足等因素叠加。
而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已经出现摇摆。2018年6月1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官方政务微信公号凌晨发出通知,披露全市普通高中将扩招。此后,江苏省其他多个地市也紧急发布普高扩招令,“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学习的机会"同时出现在当年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内容当中。当地教育界一度传出风声,称原本五成的普高录取率或将升至八成。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上仍坚持“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路线。
在当前教育现状下,“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国家教育战略有无调整的需要?已有多位专家和学者提出质疑和反思。长期研究职业教育的湖南省教科院研究员欧阳河在《误了百万中职生》一文中向财新记者表示,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亟待大改,中国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过程中,应适时减少中职规模,同时“让市场决定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学校"。
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展经济学教授罗斯高曾主张放弃发展中职的思路,加大农村地区的普高投入。根据REAP早前调查结果,相较同等水平的普高学生,中职学生所谓的专业技能并无实质性的优势。在罗斯高看来,劳动者真正需要的不是即将被淘汰的产业要求的技能,而是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熊丙奇则认为,可以将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融合,走美国、加拿大等国举办综合高中的道路。但他同样忧虑,“我国各地已经出现的综合高中,更像是中职普高化,如果实行普职融合,在高中阶段,即便学校有几十门技职课程,但选择技职课程的学生会比较少,更多学生会选择学术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