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居民定期存款去年飙涨13.8万亿!银行业四大拐点显现,扩表增速修复至10%以上

加工时间:2023-02-07 信息来源:PR Newswire - Chinese
关键词:居民定期存款;银行业;
摘 要:
内 容:

      经历了2021年的个位数增长,2022年银行业扩表增速开始修复,总资产与总负债的规模增速终于均双双站到了10%以上,回归到了2020年的水准。


  细究来自央行和银保监会的多维监管资料,三个趋势性特点开始显现:居民储蓄意愿飙升,尤其爱存定期;不管是负债还是资产,大行体量越来越"大";大行普惠投放越来越猛,不仅仅是"掐尖",还越来越下沉。


  2022年银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都在或广或细的监管数据里,有迹可循。


  1


  扩表增速开始修复


  银行业规模扩张降速的趋势,在2022年止住并且反转了。


  券商中国记者查阅银保监会资料发现,截至2022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规模为372.09万亿,当年新增34.43万亿,同比增长10.2%;总负债规模为340.95万亿,当年新增32.57万亿,同比增长10.6%。


  而就在此前的一年(2021年),银行业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分别为337.66万亿元、308.3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和7.7%。


  与2017年之前的以同业、非标、债券投资的扩表驱动因素不同,这一轮银行扩表提速,最主要的因素是存贷款的增速驱动,这从目前上市银行披露的2022年业绩快报资料中可以发现。


  具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银行资料表现较为明显。以资产端为例,其中,瑞丰银行、常熟银行、齐鲁银行、苏州银行、长沙银行、张家港行、厦门银行、紫金银行、江阴银行、兴业银行的2022年贷款增速超过12%,多数处于12%至21%的区间,且大多数上述银行其贷款馀额占据总资产的比重连续三年提高,比重处于45%-60%区间。


  2


  居民爱存钱,尤其爱存定期


  去年是我国居民储蓄意愿飙升的一年。这从央行资产负债表里不同口径的资料,都有所体现。


  央行存款性质公司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末,个人存款资料创出新高,达到1211692.83亿元。而在2021年末,该数据为1032441.18亿元。


  也就是说,2022年个人存款(存款性质公司调查资料口径)在去年增长了约17.93万亿元。


  另外一个更细化的监管口径同样说明问题。根据央行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资金及使用情况资料,截至2022年12月末,住户存款为1212107.38 亿元,其中活期存款为388399.11亿元,定期及其他存款为823708.27亿元。而在2021年12月末,住户存款为1033114.85亿元,其中活期存款为347498.31亿元,定期存款为685616.55亿元。


  两组资料相较,可以得出2022年住户活期存款(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资金及使用口径)增了4.09万亿,定期存款增加了13.81万亿,二者合计的住户存款总计增加了17.9万亿,与存款性质公司调查资料的个人存款口径增加的17.93万亿相差不大。


  简单来说,2022年居民越来越爱存钱了,而且比起活期,更爱存定期。而这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2022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股票、基金等价格下行,甚至一贯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因为一定程度的"破净"而出现两轮较大的赎回潮。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趋向保守,将原来用于投资的部分资金用于提前还款。央行2022年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就表明,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1.8%,比上季增加3.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比上季有所减少。


  3


  大行越来越"大"


  大行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这种"大",正从资产规模占比和负债规模占比两个指标上,得到直观体现。


  往前回溯银保监会数据,2020年全年12个月份时点,大行总资产规模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均没有超过40%。截至当年(2020年)末,大行的总资产规模为122.6万亿,总负债规模为112.15万亿,两者占比均为39.2%。


  这样的趋势也贯穿2021年全年。截至2021年12月末,大行的总资产规模为132.58万亿、总负债为120.95万亿,占比分别为39.3%和39.2%。


  简单来说,即2020年、2021年大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一直在40%以下,而这样的趋势到了2022年,改变了。


  监管资料显示:2022年3月,大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占比双双首次升至40%,但于4月回落。而5月又回升至40.1%,并且至此一路站在40%以上。截至2022年12月,大行的总资产规模站上150万亿,为150.35万亿,占比升至40.4%;总负债规模达到137.82万亿,占比同样为40.4%。


  4


  普惠投放大行更猛


  虽然四季度资料还没有出来,但查看银保监会2022年前三季度的资料,一个需要注意的现象已经清晰浮现。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馀额为22.93万亿,较上年末(2021年末)的19.07万亿增长20.24%。按机构主体来细分,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为6.87万亿,较2021年末的6.05万亿增长13.55%;城商行为3.17万亿,较2021年末的2.67万亿增长18.73%;大行为8.43万亿,较2021年末的6.56万亿增长28.51%。


  也就是说,2022年前三季度,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商行阵营的普惠小微业务增速均远低于大行阵营,而且还没有达到银行业平均增速。


  这一组资料,实际是面对大行服务触角下沉,中小银行招架吃力的最有力注解。大行们去年提早且超额完成了国常会下达的全年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6万亿元的目标,而中小行们,尤其是偏居一隅的城、农商行们,则正面临获客难度增大、优质客户流失的棘手问题。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