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河北临漳曹村窑址青釉器物工艺特征研究
作者单位:陈岳,罗武干,王昌燧,CHEN Yue,LUO Wu-gan,WANG Chang-sui(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穆青,MU Qing(河北省文物出境鉴定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11)赵学峰,ZHAO Xue-feng(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056500) 加工时间:2013-12-15 信息来源:岩矿测试
关键词:北朝青瓷;铅釉;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物性测试;二次烧成工艺
摘 要:河北地区古代瓷窑产品的理化测试工作多集中于隋唐、宋金时期的器物,北朝等早期产品的分析数据则少有报道.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岩相、吸水率测试和烧成温度测定等分析方法,对曹村窑址出土青釉样品的工艺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2件样品釉层氧化钙含量分别为17.86%和14.1%,烧成温度分别达到1150.1℃和1185.2℃,证明这2件样品属于青瓷,从而证实了曹村窑是已发现的我国北方早期烧制青瓷的窑口之一;其余样品釉层氧化铅含量大于42%,部分样品吸水率低于5%,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胎体中出现莫来石相,证明曹村窑可以生产出瓷胎铅釉陶.结合样品烧成温度均在1000℃以上,远高于铅釉成熟温度,推断曹村窑的瓷胎铅釉陶在北朝时期已经使用了二次烧成工艺.这一复杂工艺的产生,有可能为唐三彩的出现作了技术铺垫.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