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9 篇
13901 篇
477602 篇
16255 篇
11755 篇
3914 篇
6522 篇
1249 篇
75549 篇
37648 篇
12140 篇
1653 篇
2850 篇
3411 篇
641 篇
1239 篇
1972 篇
4909 篇
3866 篇
5441 篇
黄河流域发展中的生态承载状态和生态功能区保护责任
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展定位的背景,根据中国各区域生态承载力沿“胡焕庸线”垂直方向呈梯度递减特征,对黄河流域39个主要地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负载状况展开分析,可以得出:该区域39个地市,均处于“胡焕庸线”的周边区域,这一特征决定了黄河流域各地市生态承载力偏低的背景条件,这也是黄河流域整体上生态环境状况偏差的根本成因。黄河流域中下游城市生态承载力较低且生态负载偏大,使得其普遍处于“生态负载显著超载”的状态,中上游地市由于生态负载较低而处于“可适度增加生态负载”的状态,这是黄河流域落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域各地市之间应基于生态公平原则,通过生态补偿机制、长期互信合作等方式,使流域内重要生态功能区得以协同保护,是落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