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对国有企业登上各大国际榜单的征途充满希冀的背后,实则是对于国企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关注。为此,《国企》杂志邀请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主任钟惠波以及上海天强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共同解析我国国有企业在2013年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成绩背后的竞争实力。
《国企》:2013年全球2000强上榜国企有哪些特点?
李锦:我认为有三点。第一,从所有制看,上榜国有企业在运行模式、管理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经营方式等方面显现出与世界大企业不同的中国特色。
这些企业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行业分布带有明显的垄断性、人口性和市场依赖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全球性等特点的企业,主要是石油、电力、钢铁等垄断性行业,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有浓厚的国家背景,掌握着强大的国内资源优势。其次是关系国计民生并具有广大消费市场的行业,如银行与保险、炼油与原油、电力、电信服务、计算机办公设备、汽车等,这些企业都因巨大的国内市场而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那些体现出一定程度全球性特点的企业,如工程建筑、船务海运、钢铁冶炼等行业,这些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二,从产业结构看,国企入围企业集中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不尽如人意。
这次入围的113家国有企业中,仍然主要集中在电力、银行、钢铁、能源、工程建筑、电信、汽车等传统领域,基本上属于资金密集型和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性较高行业。而发达国家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和服务性行业领域。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服务业、零售业斩获甚少,欧美发达国家多年在这些行业稳居前列。而另一些需要核心技术的行业,我国国有企业甚至出现缺位,如制药、航天国防等行业尚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入围。
事实上,多年来我国企业成长一直以来多以加大投入为主,通过提升技术效率拉动的不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资源日渐匮乏的时代,技术升级和转型之于中国企业而言刻不容缓。
第三,我国企业开始具备世界级规模,但多数不是全球公司。
从榜单的成绩来看,我国企业已具备世界级规模。不过从全球市场布局和吸纳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来看,我国上榜企业虽然在企业规模上确实超过了许多老牌跨国公司,但多数还不是跨国公司,更不是全球公司。
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优秀的全球性企业有52%的收入来自本土以外的国家。反观中国企业,即使作为吸金能力最强的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收入也仅占总收入的3.49%,不少资源性企业及垄断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则更低。
钟惠波:从企业实力来看,上榜国企规模大盈利能力分化显著。究其原因,上榜国企不论是资产规模还是销售规模都比较大,而且均是处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中。这些行业与全球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比如说中国远洋,由于受到欧美的经济影响,外贸需求下降,也就影响了整个远洋运输业的增长情况。
从趋势上来看,虽然今年多数国有企业实现了利润同比增长,但利润增长整体普遍低于销售额的增长率,基本延续了这两年来“增利低于增收”的趋势。这主要是和企业运营的成本和费用相关。一方面,今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出台了相应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大宗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两者共同推动了成本费用的增长,自然就消减了利润的增长率。
《国企》:面对尚未回暖的世界经济环境,国有企业将面对哪些挑战?
祝波善:2012年仅仅是严冬的开始。对于国企而言,在过去的十年经历高速的发展的同时,由于改革滞后而积累的问题将逐渐显现。当然近两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注意到问题的重要性,在系统内开始推广包括管理提升、风险内控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但是要使其产生效用,还需有待时日。同时,如今央企除了担任经济主体的重要角色外,依然身上背负了太多过去体制上给予的责任,使它们无法轻装上阵。
《国企》:国有企业该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李锦:第一,提高整合能力,迅速扩大规模仍是首选要务。我国目前经济实力弱,技术创新是个历史过程。在数年之内,需要迅速进行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这是在世界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
第二,加快市场竞争,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从上榜国企的整体产业结构看,传统行业的比重仍较大,服务业比重偏低。中国进入世界前100强的8家公司除了金融企业外,都是垄断行业的企业,而世界一流企业多是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中国一些大的现代服务业,如电信服务、民航服务、铁路服务、邮政服务等基本上都是国有资本“一统天下”。这表明,中国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政府力量的惯性作用还在持续,而世界一流企业的壮大主要靠市场打造。
第三,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知名度是根本。无论是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还是国家电网,目前毫无疑问都是全球最赚钱的一些企业,但它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世界著名品牌。其80%以上的营业收入是在国内,主要业务是在中国而不是世界。
打造全球知名的国际品牌,是中国企业全面提高国际化程度,助推企业由产业参与者向主导者过渡,成为产业规则与相关标准的制定者,进而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