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随着国家能源局所起草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试行)》即将出台的消息传来,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业界也纷纷表示,有了配额考核办法的保驾护航,我国新能源发电将会迎来发展“盛宴"。
同时,《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途径研究》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在2050年或是更早时间能够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即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超过6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80%左右。而截至2013年初,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总发电装机比例达28%,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看起来完成此既定目标仍旧任重道远。
不过风力和光伏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给出足够的信心。受到国家将下调2015年6月31日之后新增装机电价的影响,在2014四季度至2015上半年国内将掀起一波抢装潮。预计今年下半年风电装机将超过12GW,这将使得2014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有望高出能源局制定的18GW目标,达到20GW,同比增长24%。而2015年将新增装机20至22GW。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新建光伏电厂项目已有114个,投资金额总计762.3亿元。西北地区仍然是光伏电站投资的重点区域,其中内蒙古13个、陕西9个、新疆8个、宁夏7个。投资金额最大的省份为新疆,达到141.5亿元,其他超过100亿元投资额的省份还有陕西、内蒙古和河北。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4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3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0%。其中,新增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30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100万千瓦。光伏发电累计上网电量约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00%。
如此看来,以如此“火箭"般速度扩张的风能和太阳能,将成为替代传统主流能源的不二选择(核电发展仍不能摆脱其高危险系数的拖累)。然而,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到风能和太阳能的基本属性有别于传统能源,那么它能不能使我们摆脱化石能源进而成为中国这个庞大经济体发展的动力?答复恐怕是有诸多的不确定。
风和阳光是大小强弱不缺定的气象条件,利用不能保障衡定给量的大自然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能量供应社会,无论从理论还是应用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都是难以实现的,不过不是绝对不能实现。但是目前电量储存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没有明显突破的前提下,间歇性供应电量的风能和太阳能在量上并不能替代常规能源,姑且不论价上更没有优势。
假如说风电和光伏发电在量上满足国家需求,则需要加大总装机容量,要远远大于社会需求负荷,但受其间歇性的缺陷约束,发电量总是有归零的时候。因此,风电和光伏的长足发展是无法脱离存储技术的支持。目前,世界上唯一成熟的储能技术就是抽水蓄能电站,尽管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尚有经济性可言。截至2013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容量已达2154.5万千瓦,损耗约为1/4,也就是利用1度电可发出0.75度。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历史短速度快,也面临很多制约因素,不完善的经营模式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尚未得到普遍运用,还起不到大型蓄电池的作用。
因此,风力和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太快并不适合我国当前情况,尤其是风电。尽管种种政策的出台无一不指向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发展的方向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发展步调还是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调节。最起码,应该在风电企业大面积圈地装机前考虑到消纳问题,因为储存是不太可能很快实现,那么就地消耗或是输送到可以消化的省份都应该仔细规划。因为我国自然禀赋决定风电重点发展在三北地带(我国海上风电仍面临技术难度大,施工困难,海上浮冰,台风等一系列不可控制因素),光伏电站的新建重点也落在华北、西北地区,而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无法实现就地消耗,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还未打通,在这些问题没解决之前,一味快速发展或被动快跑的举措都将难以保障经济性,对企业日后发展造成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