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基嘧啶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
作者:朱东霞;单国刚;苏忠民;张恒军;廖奕;李鹏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4;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北京100190;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48;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4
加工时间:2013-11-15
信息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关键词:酚基嘧啶铍;有机发光材料;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摘 要:采用Suzuki偶联方法合成了新型有机螯合配体酚基嘧啶(HPP),利用HPP进一步合成了酚基嘧啶铍配合物Be(PP)2.采用核磁共振(1H NMR)和红外(IR)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定紫外-可见(UV-Vis)和光致发光(PL)光谱对Be(PP)2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60 nm处有最大发射.以Be(PP)2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氧化铟锡(ITO )/N,N′-二(萘-2-基)-N,N′-二(苯基)联苯4,4 ′-二胺(NPB) (45 nm)/Be(PP)2(60 nm)/Al(300 nm)的双层模型器件,获得了最大亮度为103cd/m2的近白光发射,色坐标为(0.37,0.39),光功率效率为0.13 l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