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我国石油行业市场结构、效率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石油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力,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将进一步提高油气行业市场化程度,优化油气市场结构。在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市场价格机制的背景下,石油企业面对诸多挑战,如何顺势而为,平稳提升绩效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供给视角出发,探讨石油企业市场结构、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期为石油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目前学界对石油行业市场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唐雄(2013)基于SCP范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来对全球油田服务业进行产业组织分析,认为市场绩效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油田服务行业市场结构为寡占型,在现有的寡占型市场结构特点下,油田服务行业存在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吕明等(2016)认为,行政垄断在油气行业的初步发展阶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行业内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成熟,行政管制必须进行渐进式改革。董秀成(2014)指出: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在激发企业动力、促进市场竞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规范石油市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陈嘉茹等(2020)指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进入新的时期,减税降费、简政放权持续推进,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生产与环保的关系更加协调,油气行业营商环境大幅优化。
石油企业效率对绩效的影响研究有:向仙虹(2015)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等方面对国内30家上市油气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客观评价发现,规模效率无效是导致企业经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李治国、孙志远(2016)利用DEA法证实了我国石油行业存在X-非效率,行业的行政垄断特征会显著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而导致巨大的社会福利损失。苏剑(2020)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与企业发展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内部资本市场活力以及效率在能提升企业发展绩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可知,以往文献针对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较少,将三者放在同一框架进行研究的更少。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哈佛学派(Harvard School)提出的“SCP"范式,运用DEA—BCC模型以及Tobit模型,从市场结构和效率两个方面探讨其对石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发展阶段作为控制变量,进一步分析其对石油企业经营绩效的不同作用,为优化油气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进一步深化油气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二、我国石油行业市场结构、效率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一)我国石油企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近年来,我国石油行业的市场竞争活力不断得到释放,尤其是201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化了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石油企业发展活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空前提升,行业发展爆发出勃勃生机。但是,石油产业巨额的资金投入量、高风险以及对技术水平的高要求使得进入该行业仍然存在壁垒。CR4①指标值远远高于75%,是典型的极高寡占型市场,且少数领头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企业。哈佛学派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并运用截面分析法证明三者之间属于定向决定关系,研究认为,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内,具备独占能力的企业间很容易相互联合,通过管制产品产量和商品单价,来实现盈利目标。我国石油企业的规模、收入等排名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效率严重偏低,其主要原因是长期的行政垄断,导致竞争性环节市场参与度低,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近年来中央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不仅完善国有油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具备条件的油气企业发展股权多元化和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而且完善储备设施投资和运营机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储备设施投资运营。通过市场化改革提升石油企业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我国石油行业的高市场集中度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但不利于石油企业效率水平的提高。
基于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利用其自身的市场优势,可通过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获得高额利润,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我国石油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极小部分企业占据了整个石油消费市场较大的份额,对市场有较强的控制力。部分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由于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够通过提供不同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实现企业盈利目标,获得高额利润。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我国石油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二)我国石油企业效率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
芝加哥学派认为,产业组织问题须用纯粹竞争理论来解释,提出了效率结构假说。该假说认为,市场竞争是不同的市场势力间相互博弈的过程,而企业绩效和市场结构都是由企业的效率结构决定的。效率结构又被学者们细分为X效率以及规模效率。
基于效率结构假说,X效率较高的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市场占有率,最终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规模效率结构假说以现代企业理论为出发点,认为企业经营规模的拓展可有效降低长期平均总成本,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有积极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石油产业进行了多次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行业市场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对释放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活力有积极影响,效率水平也得到相应改善。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我国石油企业X效率的提高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H4:我国石油企业规模效率的提高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三、石油行业市场结构、效率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可获得性,本文选取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石油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剔除ST和*ST企业,但鉴于部分石油企业上市时间较短,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连续性,最后只保留了24家企业样本。具体面板数据来自上市石油企业年报、东方财富网以及巨潮资讯网。
(二)模型构建
Smirlock(1985)在实证中同时验证了SCP假说以及RMP假说,本文借鉴其研究方法建立模型(1)和(2),以检验假设1和假设2:
ROAit=λ0+λ1CR4it+λ2MSit+λ3ORit+λ4PORIRit+εit (1)
CEit(SEit)=γ0+γ1CR4it+γ2ORit+γ3PORIRit+εit (2)
其中,ROA是因变量,代表我国石油企业绩效水平;CR4和MS分别是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的衡量指标;CE代表综合效率,用以衡量X效率,SE代表规模效率指标(高蓉蓉和吴敏,2014);OR和PORIR是模型的控制变量;ε是随机误差项;i代表企业,t指时间。
Berger(1995)构造了X效率变量和规模效率变量来验证效率结构假说。为检验我国石油行业效率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假说,本文基于Berger的研究成果,建立回归模型(3),以检验假设3和假设4:
ROAit=β0+β1CR4it+β2MSit+β3CEit+β4SEit+β5ORit+β6PORIRit+εit (3)
模型内变量的设定及衡量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设定及衡量标准
变量类别 | 变量名称 | 变量符号 | 变量计算 |
被解释变量 | 企业绩效 | ROA |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
解释变量 | 市场集中度 | CR4 | 前四家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总份额的比 |
市场份额 | MS | 企业营业收入/行业营业总收入 | |
综合效率 | CE | 运用DEA-BCC模型计算得出 | |
规模效率 | SE | 运用DEA-BCC模型计算得出 | |
控制变量 | 资产负债率 | OR | 总资产/总负债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 PORIR |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市场份额与两个效率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本文又以MS为被解释变量,CE和SE为两个主解释变量,建立面板回归模型(4),以验证市场份额与效率结构的关系:
MSit=α0+α1CEit+α2SEit+α3ORit+α4PORIRit+εit (4)
在模型(1)、(2)、(3)中,四个假说成立的条件如下:
当λ1>0且显著或者β1>0且显著,并且γ1<0且显著时,说明在我国石油行业中,虽然具备垄断能力的企业间通过合谋达成协定,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垄断利润,但是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却不利于石油企业效率的提升,H1成立。
当λ2>0且显著或者β2>0且显著时,说明在我国石油行业中,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可以利用其市场势力设置行业进入壁垒,并通过管制差异化产品的价格,获得高额的营业利润,H2成立。
当β3>0且显著时,说明当石油企业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提高时,企业生产成本会相应降低,经营绩效将得到提升,H3成立。
当β4>0且显著时,说明石油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增加企业市场份额,带来企业绩效的提升,H4成立。
四、石油行业市场结构、效率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结果分析
(一)F检验与Hausman检验结果分析
在回归前对四个模型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以判断使用何种面板数据估计模型。经F检验,模型(1)、(2)、(3)、(4)均拒绝原假设,故FEM(固定效应模型)优于MEM(混合回归模型)。通过Hausman检验可得,模型(1)的P=0.4003,模型(2)的P=0.6406、P=0.1755,模型(3)的P=0.9018,不能拒绝原假设,故选择REM(随机效应模型),而模型(4)不满足随机效应使用条件,因此,选择FEM。
(二)实证结果分析
企业绩效(ROA)以及市场份额(MS)属于受限制变量,故本文对我国石油行业市场结构、效率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说进行tobit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面板tobit模型回归估计结果
变量 | 模型(1) | 模型(2) | 模型(3) | 模型(4) | |
ROA | CE | SE | ROA | MS | |
CR4 | 1.306* | -12.128*** | -8.836** | 1.507* | |
MS | 0.055* | -0.229 | -0.522 | 0.070** | |
CE | -0.008 | 0.106** | |||
SE | 0.038* | -0.210*** | |||
OR | -0.084*** | 0.049 | -0.002 | -0.088*** | 0.045 |
PORIR | 0.004 | 0.054*** | 0.034** | 0.003 | -0.007 |
_cons | -1.208 | 12.501*** | 9.463*** | -1.427* | 0.117*** |
Model types | REM | REM | REM | REM | FEM |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1.市场结构显著影响企业绩效。模型(1)和模型(3)中的市场集中度(CR4)指标都与企业绩效(ROA)显著正相关,模型(2)中的CR4指标与综合效率CE 以及规模效率SE都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虽然有助于石油企业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但却不利于企业效率的提升,假设H1成立。通过模型(1)和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知,市场份额指标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即石油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假设H2成立。
2.效率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3)回归结果表明:X效率(CE)对企业绩效(ROA)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假设H3不成立,即石油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政府对石油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的政策出台时间不长,石油行业竞争活力还没有显现出来,因此不显著。而规模效率(SE)对企业绩效(ROA)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目前石油企业规模的拓展,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假设H4得到验证,规模效率结构假说成立。
3.效率变量对市场份额的影响。模型(4)中,X效率(CE)与企业市场份额(MS)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即石油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差异化产品,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绩效。这与H2的推理一致,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X效率可以通过市场份额间接影响企业绩效水平。规模效率(SE)与企业市场份额(MS)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目前石油企业规模的扩张不利于市场份额的扩大。虽然企业规模的扩张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但若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速度不及规模扩张的速度,盲目扩张将会适得其反。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来替换模型(1)和模型(3)的因变量ROA进行稳健性检验。表3回归结果中各自变量的系数及显著性与基准回归模型结论基本一致,基准回归结论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表3 稳健性回归分析
变量 | 模型(1) | 模型(2) |
CR4 | 8.106* | 8.097* |
MS | 0.159 | 0.225 |
CE | -0.154 | |
SE | 0.209* | |
OR | -0.308*** | -0.350*** |
PORIR | 0.022 | 0.025 |
_cons | -7.737* | -7.776* |
Model types | FEM | FEM |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2010-2018年24个石油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石油行业市场结构、效率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行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虽然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不利于企业效率水平的提高;同时,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规模效率的增强均可显著提升石油企业的经营绩效;而综合效率可以通过提高市场份额间接影响企业绩效。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鼓励新兴石油企业间的高效率联合,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随着石油行业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中小型石油企业逐渐增多,但由于企业自身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非常有限,不能形成新的市场力量参与市场竞争。所以,新兴石油企业间可以通过联营、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引导行业内生产资料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规模经济,推动行业内的高效率竞争。
2.着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我国石油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提升技术和产品创新的能力,积极搭建“互联网+能源"平台,通过增加创新投入,构建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提供差异化产品以及综合性服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强化以价值为导向的激励和追责,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纵深推进石油企业降本增效。成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石油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只有将成本降下来,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石油企业要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式把控成本。同时,应推进石油企业的减排脱碳能力,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CR4是指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即在一个行业中,最大的四家企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百分比,可以对产业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