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 篇
13905 篇
477978 篇
16302 篇
11766 篇
3933 篇
6543 篇
1253 篇
75636 篇
37863 篇
12163 篇
1665 篇
2866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74 篇
4917 篇
3875 篇
5483 篇
我国新增7个自贸试验区交通物流特色突出
8月31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这代表着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
从七个自贸区的布局和试点内容来看,七大自贸区所在省市在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处于引领地位,体现了对区域战略布局和区域改革发展的总体考虑,能够达到探索改革深化路径、转型模式、培育构建主导产业提升竞争力的效果。其中,对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自贸区建设进入试点探索新航程
高虎城指出,新设的7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园区,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辽宁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的要求,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
浙江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要求,就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进行探索。
河南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湖北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中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发挥其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重庆市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发挥重庆战略支点和连接点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四川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以及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的要求,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
陕西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下一步,商务部将尽快会同相关省市和部门,研究完善新设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履行必要审核程序后实施。
浙江夯实宁波舟山港龙头地位
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设立中国(浙江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周国辉认为,舟山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可定位于: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突出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形成石油储备、加工、交易、补给、配套服务“五位一体”功能布局,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储运基地、国际绿色石化基地、国际油品交易中心、东北亚保税燃油供应市场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受益的不仅仅是舟山,也包括了宁波。宁波舟山一体化后,浙江省政府方面将宁波舟山港的发展目标提升至建设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港口。“构建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区的‘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使浙江省成为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和贸易中心”。
当前,在大宗商品贸易方面,宁波舟山港在国内可以说是佼佼者——依靠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近年来已打造成了我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和原油转运基地、国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粮食储运基地。
宁波舟山港集团此前曾表示,下一步,在大宗商品贸易方面已有具体计划。其中,在码头建设方面,宁波舟山港将加快推进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马迹山三期及中宅二期等一批矿石码头项目建设,并将老塘山、鼠浪湖等码头纳入“北仑-太仓”体系,提升矿石运输服务体系的竞争力;加快舟山实华二期原油码头项目等建设,推进全港原油码头实现统一管理,提升原油市场的主导地位;发挥中宅煤炭码头中转能力,优化煤炭综合运输体系,拓展外贸煤炭“海进江”业务,同时选择参与内河码头合资合作,将宁波舟山港煤炭中转体系延伸至内陆腹地;完善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功能,打造集大宗粮油加工配送、中转物流、保税仓储、现代交易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化的大型化、国际化粮油产业基地。
与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共同推进
按照此前的统计,2016年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提出申建自贸试验区。其中至少有16地已经将申建自贸试验区明确列入2016年工作计划中,不少省市加快了申请计划。但最终确定的只有七个,而此前呼声较高的广西、江苏等地不在名单之内。
分析人士认为,除了7大自贸区外,也不能忽视正在推进的12个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两者在布局上只在部分省市部分重叠,可以共同看做是中国对外开放改革的两个轮子在共同推进。新自贸区名单之外的江苏、广西等地,都承担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的任务。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进一步认为,此次公布的时间点选在G20召开前夕,新自贸区和开放型新经济试验区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部署。他说,从七个新的自贸区和12个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布局来看,显示“十三五”期间开放型经济改革的整体布局更为全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和自贸试验区是两条线,各自推进,二者应该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他表示,自贸试验区更强调对标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12个试点地区的综合试点试验则更多立足于开放型经济体系、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推动形成内生发展动力。
复制推广取得成效
七个自贸区的设立,与四大自贸区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关系密切。高虎城指出,在自贸区的三年试验中,上海、福建、天津、广东四大自贸区在投资、贸易、金融、创业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相应的改革成效。
其中,自贸区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成效明显,金融开放创新举措稳步推出,严密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差别化的功能举措也不断推出。
高虎城说,“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是自贸试验区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主要通过集中推广、各部门自行推广和地方推广三种方式进行复制推广。
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沈晓明此前表示,两年多来,上海自贸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和政府管理等领域,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不断形成。
李光辉也表示,经过此前运行,四大自贸区在体制机制创新、贸易监管、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在原来总结经验基础上,七个自贸区进一步和实际结合,发挥区域优势进行先行先试,能够起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高虎城特别提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具备了复制推广的条件。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修改外资三法及《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有关行政审批的规定,将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调整为备案管理。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此前也表示,负面清单已经经过压力测试,要研究在全国实施,开放的面会进一步扩大,下一步将在教育、文化、金融、一般制造业等多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准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