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陕西:向“大锅水"说“不"水价杠杆撬动节水革命

加工时间:2018-01-29 信息来源:证券、财经新闻
关键词:陕西;“大锅水";"水价杠杆;节水革命;现代农业;
摘 要:
内 容:        “水从门前过,咋用都不错。"对于缺水的陕西而言,农业长期粗放用水、大水漫灌,不仅推高了灌溉成本,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以用水方式倒逼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陕西在5个大型灌区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确水权、定水价,实施精准补贴,超额用水加价,59万亩农田掀起一场节水革命。
  “一增一减"——
  水价涨了,水费却降了,改革红利到田头
  冬灌时节,礼泉县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水价涨了,但用水少了,现在浇一亩地还省钱呢。"阡东镇力士村村民张应旗手拿铁锹,站在地头乐呵呵地说,原来是土渠,如今渠道硬化,浇地不再跑冒滴漏,一亩地水费省了10块钱。在他看来今年冬灌确实“美得很"!
  礼泉县位于关中平原腹地,是粮食主产区。得益于渭河水泽润,阡东镇的小麦、玉米亩产量都在1000斤以上。产量不低,但耗水也不少。据了解,镇上耕地每亩灌溉费59元,远超过全国32元的亩均水平。
  “过去大家用`大锅水',渠道不畅,浇地不方便。一到灌溉时节,就扒开口子漫灌,农民心里有疙瘩,常常争水、抢水,引发纠纷。"力士村村民雷可辉坦言。
  “节水是农业的根本出路。"陕西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白鹏翔说,全省水资源总量423.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十八位,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让每一立方米水发挥最大效益,关键是要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第一步是明晰水权。在试点灌区,根据作物用水定额、种植结构等,确定用水总量指标,再将指标细分到用水协会、农户等主体,颁发用水权证。
  第二步是分级定价。定额之内用水有奖励,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超额20%以内,水价加收1.1倍;超额20%以上、不足50%的,加价1.3倍;50%以上,按1.5倍收取。另外,经济作物水价高于粮油作物的30%。
  农业水价改革,减掉了农民的隐性负担。张应旗说,原先村里灌溉用水是每立方米两毛五分,但杂七杂八的费都摊到水费里,实际上一立方米水接近四毛钱。水价调整后,粮食作物的水价上调到每立方米0.277元,经济作物为每立方米0.306元,再没有别的附加收费。
  陕西省物价局成本分局局长云育兵说,省里建立财政分级承担和资金保障机制,通过综合改革措施,鼓励用水户节约灌溉用水,总体上算账,不会增加农民负担。
  农民得实惠,灌区也有效益。白鹏翔说,在大型灌区,终端农业水价平均为每立方米0.25元,但供水成本达每立方米0.629元,由于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政策性水价倒挂严重,导致水管单位运行困难。通过这次水价改革,完善机制,降低成本,促进灌区实现良性运行。
  “一去一补"——
  明白用水,精准补贴,亩均用水降低20%
  如何让农业水价改革得到农民认可?在试点灌区,创新模式解难题。以财政为主、水费收入等为辅,多渠道筹集资金,探索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工程良性运行。
  “一去",就是杜绝用水“短斤少两"。
  去年一年,省财政投资1500万元,对2569座斗渠量水设施、1.45万处田间分渠计量标尺进行改造、新建,计量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渠道斗口和分渠引水口“双标尺、同计量,以斗口计量为准",供水更加透明。
  “水量标尺建到地头,用明白水,交放心钱。"张应旗说,过去用水多少,靠放水员估算,难免有“人情水"“关系水",缴费标准、缴费多少全部公示,大伙一看都清楚。
  “一补",就是让节水补贴精准到位。
  白鹏翔介绍,陕西探索因地制宜,3种精准补贴模式:一是按成本定价,将提价部分直接补贴到用水户,实行价补分离;二是按农民用水合理水平定价,对灌区和用水户分别进行补贴,末级渠系提价部分补给用户;三是骨干工程按现行水价加末级渠系维护成本定价。
  在渭南市引黄灌区高明段,终端水价由每立方米0.425元提高到0.739元,提价部分直接补到农户。“农民的实惠摸得着,每年灌溉完成后,按实际用水量缴费,不精打细算不行啦。"不少受益农民这样说。
  在宝鸡峡灌区,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副局长李浩清说:“让农民明白用水,我们的收费员持证上岗,做好灌区服务,让水畅流田间。"一年来,灌区取缔了斗一级不合理收费,规范了管理;成立水价稽查办公室,聘请21名义务水价监督员,全程监督水费计收。
  政府补贴,相当于花钱买机制。白鹏翔说,日前陕西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布实施,按规定,在水权定额内节余水量,按水价的20%进行奖励,其中,对种粮用水户奖励标准可提高到30%。通过“一去一补",既让农民明白用水,还解决了管理单位的运营经费。
  水价杠杆撬动节水意识。“你看,我整平田地,在中间加一道畦都可以起到省水的效果,能省不少水呢,以前都是直接漫灌,没想那么多。"张应旗笑着说。今年冬灌,灌区张桥、曹家两个抽水站累计引水115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万余亩,亩均水费降低6元左右。
  经测算,在陕西5个试点灌区,亩均灌溉用水平均降低20%左右。
  “一转一活"——
  方式变了,效益高了,农业加快转型升级
  水价杠杆撬动,对农业更大的影响逐步体现。
  生产方式在变。在宝鸡峡灌区,东六支烽火第六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浇地服务队,协会负责人高宏兴说,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服务队不仅负责田间的活,还承担渠道日常管护,费用由管理站拨付,农民省心省钱。“解决用水`最后一公里',除了公开公示,我们还建立一个微信群,群里有村组干部、管水人员、种植大户、群众代表。村民有灌溉需求,直接在群里说,管理者第一时间就能看到。"高宏兴说。
  筑牢水利基础。去年陕西省投入农田水利资金12亿元,新修改造基本农田51.4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000亩,完成斗口引水10.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10万亩。全省21.8万处小农水工程明晰了产权,15.7万处工程发放了产权证。建立完善各种用水合作组织466个,其中,省级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21家。
  种植结构在变。富平县张王村村民王晓娟,去年把传统小麦调整成节水的优质新品种。“用水少了,但产量高了,一亩地能增收200元。"依托新品种,王晓娟和乡亲们制作果蔬面,五彩的面条一斤就能卖到18元。王晓娟说:“这个面粉做出来的面条顺滑、易消化,和蔬菜水果混合到一起,老人小孩都比较喜欢,比普通面条高出10多块钱。"
  节水新技术涌入田间。在渭南大荔县新颖农业园区的示范棚内,一颗颗圣女果红得喜人,靠着一个手机,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三棚蔬菜。工作人员安艳芳说:“我在手机上设定自动灌溉,每次灌溉5分钟,到时间自动启动。用上智能化滴灌,能节水20%、节肥30%,更重要的是,种出来的蔬菜安全放心。"
  改革举措不断加力。陕西出台了行业用水定额、水权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白鹏翔说,省里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一一分解,明确时间节点,规划出路线图,目的是通过节水,推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