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P2P;融资;金融生态;金融生态环境
摘 要:在近年来小微企业贷款融资难的经济形势下,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有力补充,P2P网贷行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难题。互联网金融时代,P2P网络融资模式在援助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为投资方打造了新型理财方式,既保障了稳健收益,又兼具投资期限灵活、准入门槛低的特点,创造了大量价值。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与信息数据的融合,P2P这一新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融资方式的灵活性与交易手续的简便性,近年来行业规模迅速扩张,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平台构建了大众理财与高成长性企业融资之间的有效桥梁,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的交易成本的提升,使得我国民间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自周小川明确提出金融生态的概念来,社会经济领域对金融生态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地区经济运行、融资渠道拓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016年以来,政府部门颁布实施各类互联网融资领域法律法规,为P2P融资的平稳运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P2P网络融资逐步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发展到今天的行业整合规范期,社会预期不断提高。然而,P2P问题平台现象的层出不穷从某些方面反映了P2P融资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待完善。现阶段我国的P2P融资仍然存在金融监管不到位、信用融资环境薄弱、金融执法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制约了P2P融资的有序运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金融生态视角的宏观层面出发,探讨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影响P2P融资的可获得性问题,突破了以往学者只从微观层面研究P2P融资问题的局限,进而寻求优化P2P网络融资市场的有效途径,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P2P融资与金融生态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而对我国P2P融资的现状及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论述。从金融生态视角,逐步引入P2P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构造P2P融资支付矩阵,探讨了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及P2P融资可获得性的影响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以往的研究成果并考虑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本文选取了构成P2P金融生态环境的18项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因子分析完成数据筛选与公共因子的提取,在对不同区域P2P融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排名的基础上,分别探讨各金融生态环境因子对P2P融资的影响。研究结论为政府行为因子反向作用于P2P融资的可获得性,法制环境因子、金融发展因子、经济基础因子正向作用于P2P融资的可获得性。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