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慢性炎症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作者单位:房东亮,马跃美,王倩,田原,FANG Dongliang,MA Yuemei,WANG Qian,TIAN Yuan(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外科手术学教研室 300070)赵秀兰,孙涛,刘艳荣,ZHAO Xiulan,SUN Tao,LIU Yanrong(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300070) 加工时间:2014-02-15 信息来源:天津医药
关键词:黑色素瘤;疾病模型,动物;炎症;新生血管化,病理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白细胞介素类;小鼠,近交C57BL
摘 要:目的 研究慢性炎症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的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60只C57BL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C)组、炎症+肿瘤(I+T)组和单纯肿瘤(T)组.于小鼠背部皮下制作气囊并于鼠蹊部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悬液,皮下气囊分别注入弗氏佐剂(CFA)或生理盐水;C组不做任何处理.肿瘤组织经CD31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数目(MVD).留取小鼠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3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建模后15~27 d时I+T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均大于T组(P< 0.05或P< 0.01).建模后9、15、21及27 d,I+T组小鼠肿瘤组织MVD大于T组,I+T组和T组小鼠血清4种因子含量均明显大于C组(P<0.01),且除建模后第9天I+T组血清IL-17、IL-23含量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I+T组血清IL-6、IL-17、IL-23及VEGF含量均大于T组(P<0.05或P< 0.01).结论:弗氏佐剂诱导的慢性炎症促进了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且炎症部位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会通过某种途径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