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80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7 篇
3821 篇
5293 篇
提高银行“首贷户"占比 监管开出哪些药方
一直以来,由于信息少、评估难、担保弱,小微企业获得“首贷"存在很大挑战。而在疫情影响下,不少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出现了资金链紧张情况,“零信贷"企业的贷款需求激增。
为了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多次喊话,要求银行提高“首贷户"占比。4月3日,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要努力实现小微企业信贷“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着力提高小微企业贷款“首贷户"的占比。
此外,为了针对性地解决“零信贷"小微企业首贷难问题,近日,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也正式落地北京,服务范围覆盖大中小微各类型企业,重点服务民营、科创和小微企业,通过金融服务可视可比、市政服务一站办理、信息技术支持融资精准快速对接。
据统计,4月1日至3日,首贷中心累计登记首贷业务申请77笔、金额2.76亿元,实现贷款发放16笔、金额7880万元。
疫情催生“零信贷"企业贷款需求
实际上,企业突破“零信贷",对银企双方而言难度很大。
所谓“首贷",是指人民银行征信报告中无贷款记录的企业首次获得的贷款,包括民营企业贷款、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
多位银行业人士均表示,如果该企业此前已在其他银行获得过贷款,贷款到期后再从另外的银行获得贷款,并不属于“首贷"范畴。
一位国有大行普惠金融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企业来讲突破“零信贷"很难,对银行来讲风险也相对较高。“既然是首贷,在银行留下的征信记录基本就很少,没有信息、没有数据,银行无法对企业风险做出客观评价,进而放贷。"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企业要突破“零信贷",对于银企双方而言都是难度最大的:企业面临自身是否具备贷款条件、贷款需要进行哪些财务准备和材料准备、众多类型银行和信贷产品如何选择等问题;银行面临企业经营信息不透明、无法满足KYC(了解你的客户)要求等问题。
不过,多位银行人士分析认为,受疫情影响,2020年首贷户会较以往有所增加。“我认为今年的首贷户会增加,很多企业过去是靠自己的积蓄、管亲戚朋友借钱,通过内源性融资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但今年不一样,小微企业明显比较困难,资金周转遇到问题,目前银行贷款利率又非常低、融资成本低、效率高。很多线上的贷款审批只要几分钟就可放款了。原本没有信贷需求的客户反而会产生贷款的需求。"上述大行普惠金融部人士表示。
另一位农商行副行长对记者表示,冬天需要御寒储备,因此首贷企业的需求会提高,且企业更关注资金的稳定性(贷款期限),而不是融资成本。疫情之下,企业的经营数据比正常时难看,这也考验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现在是企业银行两难。"
“首贷服务中心"解首贷难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首贷企业多为小微企业,缺乏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等数据,风险评估难度较大。因此,金融机构往往通过“替代性数据"来提升首贷企业风险评估精准度。
比如,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为“零信贷"企业贷款该行主要看企业的纳税、代发工资、社保等方面情况,出口型企业还可以看进出口的结算数据等。
此外,针对首贷企业信用信息缺失、抵押不足、担保弱等痛点问题,以政务数据支撑金融服务、将“零信贷"企业作为关键服务对象的“药方"也已出炉。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于4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重点为“零信贷"企业解决难以获得银行首次贷款的问题。政务数据共享由北京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和金融大数据平台支撑,为入驻首贷服务中心的商业银行提供工商等企业信息的查询比对服务。依托新建成的北京企业征信平台,为入驻首贷服务中心的29家商业银行和中介服务机构办理信贷业务提供企业信用信息、风险画像等数据增值服务,提升授信审批效率,降低信息搜集和企业融资成本。
“北京市大数据平台与首贷中心系统进行充分联动,用高价值的政务数据打通银企对接渠道,真正让金融活水为小微企业进行精准滴灌,为传统金融点亮普惠服务`盲区'。"北京金控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北京银保监局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已有22家银行入驻,包括国有、股份、城商、农商等各类型商业银行,能够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更多金融服务选择。
同时,市政务服务局协调担保机构、公证机构等中介机构入驻中心,为企业提供与银行贷款业务相关的配套服务和多样化融资渠道;中心落地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在办理工商、税务等事项的同时就可以咨询办理融资事项。
在首贷产品选择上,首贷中心的信息系统能够支持按照企业类型、成立年限、贷款金额、担保方式、贷款期限等维度进行检索查询,方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融资需求快速锁定意向产品和意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