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0 篇
478060 篇
16312 篇
11771 篇
3941 篇
6548 篇
1253 篇
75663 篇
37919 篇
12169 篇
1667 篇
2869 篇
3422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宜人贷宣布调整计划 将旗下另一P2P纳入上市板块
3月25日,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宜人贷(NYSE:YRD)发布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同时,宜人贷正式宣布了公司的业务条线重整计划。
根据计划,宜人贷的母公司宜信将旗下的另一大P2P宜信惠民和资产端宜信普惠纳入了上市板块。宜人贷将承担宜信及其附属公司的消费贷款、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贷款、线上财富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或业务。此项重组将以支付现金和新发行普通股的形式进行。宜信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唐宁将出任整合后业务板块的CEO。
据财新此前报道,早在2018年11月中旬的一场高层内部电话会上,唐宁和首席战略官(CSO)陈欢就宣布了公司的业务线调整计划,涉及宜信集团旗下多个部门和公司,尤其是宜信旗下的两大P2P平台宜人贷和宜信惠民资金、资产端的整合(详见财新wenews“金融人事"2018年12月3日“宜信整合P2P 业务条线大调整的背后")。
有业内人士分析,宜信业务板块调整的原因,应该是为了满足互联网金融风险清理整顿工作的推进要求。据财新记者了解,北京金融局已经给了宜信明确的政策信号:P2P业务,一个法人只能申请一张牌照。而宜信表示,这次调整是为了形成合力,面向不同客群推出在线财富管理业务。
宜信惠民是宜信旗下的另一家P2P平台。相比纽交所上市的宜人贷,宜信惠民相对低调。但在目前的P2P行业中,宜人贷和宜信惠民均是借贷余额超百亿元的大型平台。
互联网金融协会登记披露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末,宜人贷的借贷余额为465亿元,当前出借人数逾25万人;宜信惠民的借贷余额382亿元,当前出借人数超17万人。两家平台的借贷余额共计超847亿元,仅次于国内最大的P2P平台陆金所1086亿元的规模。
宜信普惠则是宜信的核心部门之一,此前负责宜信集团除宜人贷之外的各类资产端业务,包括城市信贷、车贷、房贷、小微等,管理着宜信庞大的地方服务网络,对接了宜信的线下财富、指旺财富和部分银行等资金端。
此外,根据财报披露,公司高管曹阳将于本月底辞去COO和CTO的职务。不过,曹阳将继续担任宜信的顾问。资料显示,曹阳于2016年加入宜人贷,此前负责公司的技术、产品以及海外市场的运营。
2018年全年,总净营收为5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净利润为9.666亿元,同比下滑30%;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9.014亿元,同比增长39%。
逾期率方面,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宜人贷15天-29天、30天-59天和60天-89天的逾期率分别为1.0%、1.9%和1.8%;较2018年三季度末的1.1%、1.8%和1.5%有所上升。宜人贷称,逾期率的增加,部分是由于贷款量增长放缓以及公司资产信贷业绩的持续变动。
资金方面,从近期一批发布年报的金融科技企业来看,行业的一大趋势是机构资金入场,多家P2P网贷平台转型助贷(详见财新网“个人投资者退潮、机构资金入场 网贷平台转型助贷")。
宜人贷CFO丛郁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截至2019年1月,新网银行对宜人贷的信贷额度已由10亿元增至15亿元;同时,宜人贷还从部分股份制和城商行获得了100亿元的信贷额度,期望在2019年可以继续增加机构伙伴的资金占比。
但他同时表示,目前与银行在资金方面的合作仍处于早期阶段,宜人贷只有一小部分资金来自银行。“大家非常关注平台获得机构资金的能力,但宜人贷在个人投资者中具有品牌效应,特别是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初,我们实际上处于资产不足的状态,必须在个人投资者和战略性机构合作伙伴的资金之间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