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4 篇
13902 篇
477636 篇
16260 篇
11757 篇
3920 篇
6525 篇
1250 篇
75555 篇
37661 篇
12144 篇
1655 篇
2854 篇
3412 篇
641 篇
1239 篇
1973 篇
4910 篇
3866 篇
5448 篇
近年来,荆门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的文件精神,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龙头培植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品牌建设为重点,以基地建设为支撑,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一、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一)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04亿元,同比增长58.7%。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80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
(二)加工程度持续加深。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程度和水平。该项比值逐年提高,2009、2010、2011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分别为0.66:1、1.56:1、2.1:1,2012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54:1,位于全省前列。
(三)对工业增长贡献持续加大。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同比增长33.2%,高出全市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石化产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四)龙头企业持续壮大。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的主要力量。经过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和多方引进外来品牌,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体实力逐步增强。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0家,国家级6家;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企业14家,过10亿元企业6家,过30亿元的2家。
(五)园区建设持续推进。立足当地资源和特色,全市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了4个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园区:一是以中粮祥瑞、雨润、汇源、新美香为核心的钟祥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利用省级示范园区的品牌优势,已集聚了51家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亿元企业10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园区可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二是以洪森实业、龙池米业、楚玉食品为核心的沙洋农产品加工业园区,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25家(其中过亿元企业13家),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三是以国宝桥米为核心的京山桥米产业园,立足结构优化和产业延伸,实现产值近120亿元;四是以宝源木业、众和纺织、金龙泉为核心的东宝森工科技产业园,实现产值近60亿元。
(六)精品名牌持续增多。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工程,鼓励龙头企业争创中国名牌和省级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品牌5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宝、金龙泉),“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宝、广源、宝源);湖北省名牌产品22个,湖北省著名商标20个;全市有效使用农业“三品一标”的有168个企业441个产品。
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二是同质企业多,创新产品少,特别是缺少高、新、特产品。三是配套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四是精品名牌不多,融资渠道不畅。
二、努力探索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模式
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标,理性分析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和潜力,探索新模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努力把荆门建设成为农产品加工强市,成为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农产品加工、研发和物流中心。
(一)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走集群化发展之路。鼓励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壮大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
(二)发展优势产业,做强加工园区,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坚持以“突出特色、做大做强”为原则,准确定位产业导向,彰显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京山县重点打造桥米产业特色,钟祥市重点打造食品产业特色,沙洋县重点打造粮油产业特色,东宝区重点打造森工产业特色,掇刀区重点打造服装产业特色,屈家岭管理区重点打造果蔬加工产业特色。
(三)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现代装备水平,走科技化发展之路。积极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加工领军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建设各类工程研究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人才和管理,加快关键技术产业化、工程技术本土化步伐。采取多种形式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走精品化发展之路。随着市场竞争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发展到当前的品牌竞争,品牌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抓手,围绕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具有荆门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品牌。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识、地理标志。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可追溯制度,健全检测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从原料生产到产品销售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让中国农谷农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放心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