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1 篇
13910 篇
478060 篇
16312 篇
11771 篇
3941 篇
6548 篇
1253 篇
75663 篇
37919 篇
12169 篇
1667 篇
2869 篇
3422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4 篇
3888 篇
5493 篇
上海证券完成易主 国泰君安退居二股东
历经近一年时间,国泰君安解决上海证券同业竞争尾声将近。12月12日晚,证监会官网披露,已于近日发文核准上海证券变更主要股东,百联集团将成为持有该公司50%的控股股东,国泰君安退位二当家,持股由51%降低至24.99%。
按照证监会的批示,上海证券需在核准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工作。据国泰君安此前测算,上海证券的增资可为其产生收益12.76亿元,约占其2019年净利润的14.1%,该收益待交易完成后方可确认。
2020年1月,国泰君安就披露了上海证券增资方案:百联集团及上海城投拟以非公开协议增资的方式,认缴上海证券新增注册资本,两者同为上海国资委企业。上海证券新增注册资本为27.16532亿元,由百联集团和上海城投分别认缴约26.63亿元和0.53亿元新增注册资本。增资款项用于补充上海证券的资本金,增加其营运资金。
在此之前,上海证券大有三家股东——国泰君安、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际集团")及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国投"),分别持有上海证券51%、15.67%和 33.33%的股权。增资完成后,百联集团、国泰君安、上海国际集团、上国投及上海城投分别持有上海证券50%、24.99%、7.676%、16.3333%和1%的股权。上海证券将不再是国泰君安的控股子公司,也不再纳入国泰君安的合并报表范围。
上海证券一直是“迷你"区域性券商。近几年自身业务表现平平,主要依赖于国泰君安,主营业务以证券经纪纪为主,且并无投行业务。国泰君安2020年中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海证券总资产为386.23亿元,净资产为73.92亿元;当期实现营业收入7.75亿元,净利润2.36亿元,行业中排名约59位。
上海证券成立于2001年4月,由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和原上海财政证券公司新设合并成立,股东为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2014年7月,国泰君安受让上海国际集团持有的上海证券51%股权,作价35.71亿元。
该收购案属于关联交易,发生的背景也较为特殊。彼时适逢上海国资改革,上海国际集团升级为市属国资平台之一,需要对旗下国资进行整合。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同为上海国际实际控制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的上市因此受制于上海国际同一实控人的“一参一控"难题,即实际控制人参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的证券公司不得超过一家,不符合该规定的证券公司不能申请上市。最后在上海金融办牵头和上海国际集团的力促之下,国泰君安收购了上海证券,解决了上海国际“一参一控"难题,也为国泰君安上市铺平了道路。不过这轮收购后,国泰君安又同时控股上海证券与海际大和证券公司,除了“一参一控"问题外,还存在着同业竞争问题。
按照证监会当时的批复要求,国泰君安需自控股上海证券之日起五年内解决与上海证券及其子公司海际大和证券有限公司(后下称“海际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2012年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试行规定》第三条规定,证券公司与其子公司、受同一证券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同时,第十六条规定提到,证券公司通过设立、受让、认购股权等方式控股其他证券公司的,应当自控股之日起五年内达到第三条规定的要求。
2015年,国泰君安向贵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转让了海际证券66.67%股权,解决了海际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但对上海证券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一直存留至五年整改期限将过。解决同业竞争有多种方式,可吸收合并为专业子公司,或者如上述方案将控股券商变为参股子公司。不过据财新记者了解,上海国资委并不想将上海证券变为国泰君安的专业子公司。“毕竟带有`上海'两个字,上海市的领导都是喜欢这个名字的。"一位接近上海国资委的人士早前对财新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