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摘 要:
内 容: 当前上海固废污染物处理能力不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措施仍然局限于焚烧与填埋为主;二是有处理资质的处理企业数量及能级和目前的市场需求量还不匹配。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阿喀琉斯之踵"。
近期,上海为期三年的新一轮“环保战役"正式打响。4月10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针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明确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等共5条具体要求。
而在4月21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规划到2020年所有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的居住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要达标。
多个行动计划的目标都很明确:提高垃圾资源回收率,构建更全面和完善的城市固废垃圾的分类、运输、处理以及循环利用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尽管目前上海围绕固废污染处理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以及资源化利用等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但在实际中的固废污染环境防治的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垃圾分类尚未能全面推广,固废处置能力明显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每个城市面前的“必答题"。
垃圾分类的推进与难题
上午11点,站在上海远郊区某个偏僻的生活垃圾处理站门口,一辆刚刚满载的运输车正好在往压缩机里卸载成袋的垃圾。旁边一处经过垃圾发酵处理后的肥料已然堆成了一座小山丘。
“这里基本都是湿垃圾,分类后垃圾会有专门的运输车运过来放到旁边的处理区进行集中处理。"现场的环卫工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虽然当地从源头分类后再运输过来的生活垃圾总量还不算多,但他们明显感觉到今年的“趋势很明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当前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构建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体系等为代表的“固废处置"正在成为上海新一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中的关键举措。
根据计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被明确为“一个目标,完善或构建四个体系"的核心任务体系。其中,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完善末端处置体系都进行了明确的目标设定。
根据计划要求,到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要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达到38%目标;在末端处置体系方面,要求力争到202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3.28万吨/日;全市湿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力争达7000吨/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上海针对固废处置相继修订《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出台了《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9部政府规章,以及一大批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类固体废物从收运到利用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制度规定,基本实现“全覆盖"。
其中的一个关键模式是“绿色账户"。记者在上海奉贤、闵行等地的多个小区看到,如今多数小区的入口位置都摆放了五个颜色的垃圾桶,供市民进行分类投放,垃圾桶旁就有一个二维码,投放完垃圾居民用手机扫描后就能够领取到一定的积分。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建设,上海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方案中针对固废垃圾处理已经具备了“自上而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但未来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有机配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海在实际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
4月25日,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行固废垃圾分类与减量,首先遇到的阻碍就是人们的分类处理观念尚未全面形成,与现行的政策相比,垃圾分类的观念“还没有形成配套"。
资料显示,上海市自2011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连续五年将其纳入“市政府实事工作",但至今7年时间过去了,垃圾分类投放的问题依然尚未在全市推广开来。
今年3月上海出台的《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中提到,2018年先确保所有企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以及在静安、长宁等6区率先实行“日常干、湿两分类"等;到2020年,上海所有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4月25日,知名环保人士黄小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整个垃圾分类成功的关键,需要整个社会人的自觉,公共环境意识的树立,需要社会的责任与奉献意识的全面养成。
“急功近利,一定是欲速而不达的。"黄小川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日本、欧美推行的较为成熟的垃圾付费制度来看,公民意识与环境意识的培养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固废处理困局待解
破解“垃圾围城"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提升固废污染物处置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两家位于远郊区的废固处理企业。一位任职于工业废物处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工厂使用的国内较为普遍的回转窑来处理工业垃圾,虽配备实验室,但主要是用来检验审核接收工业废料的物质和已签合同上的是否一致。“工厂现在是不愁订单,2018年的合同也早已经全部签完。"他告诉记者。
在鑫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门口,工人师傅告诉记者,工厂的业务量很大,部分工人经常要从早上6点半工作加班到晚上10点钟。已经下班了的厂门口,记者看到还有至少4辆满载旧电视机的卡车在焦急地排队等待着上晚班的工人来卸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上海固废污染物处理能力不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措施仍然局限于焚烧与填埋为主;二是有处理资质的处理企业数量及能级和目前的市场需求量还不匹配。
据上海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生活垃圾产生总量879.9万吨,其中卫生填埋381.7万吨,焚烧处理319万吨,堆肥处理27万吨。焚烧与填埋的处理比例占到了近80%。
固废处理手段较为单一,实际也体现了相关处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普遍现象。
4月25日,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对固废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相关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相关企业处理设施建设严重落后是造成固废处理难的原因之一。
“现在上海拥有资质的企业数量比较少,市场需求又比较大,也导致企业创新的动力不足。"上述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上海对兴办废固处理的企业要求很高,而实际中有资质的企业十分有限,在市场需求量增大的情况下,企业研发投入并不算积极。
据上海环保网站公布数据,截至2016年底,上海区域内拥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证书的企业仅有5家,累计接收处理了201.65万台旧家电。而上海拥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共有12家,总核准经营规模35.68万吨/年,实际处置量29.43万吨。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实际处置量低于总核准经营规模,但记者在统计数据中看到2016年有6家企业的实际处理量超出了核准量,占比达到了50%。
提升固废企业处理能力,是此次新一轮上海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在固废处理上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根据该计划要求,固废污染防治要重点解决当前面临的处置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巩固无害化成果,突破减量化瓶颈,打通资源化渠道,基本建成系统完善的固废分类收运、处置和循环利用体系。
李佐军还建议,针对固废垃圾处理,既可以扩大原有企业的经营规模,也可以让更多的社会资本、中小企业介入来匹配市场需求,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