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利率限制铁律”行为影响研究
关键词:利率限制铁律;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改革
摘 要:以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模型为基础,本文首先创新性地拓展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村金融机构边际信贷供给决策,是在利率提高所带来的风险补偿效应、借款人类型结构效应和信息不对称内生技术处理能力效应三者之间的权衡,在此基础上考察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打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利率限制条件下偏爱富裕农户的“利率限制铁律”行为。据此,本文提出了风险补偿与内生技术能力效应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期占优而借款人类型结构效应在后期占优、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期小农户获益更多而后期则大农户获益更多,以及正规金融机构内生信息处理能力会延迟小农户受益相对受损时间的假说。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的实证部分利用田野调查的样本数据,从机制与结论两个方面对假说进行了经验验证。实证结果发现: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大农户信贷获取容易程度的影响呈“U”形变化趋势,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类型识别的敏感度降低,以及小农户从金融机构内生信息不对称技术处理能力提高中获益更多;第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显著提高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内生不对称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而且这一效应的存在,比较明显的延迟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大农户风险偏好的时间;第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风险补偿效应和内生技术能力效应对农村正规借贷供给的正向影响边际减弱,而借款人类型结构对正规借贷供给的负向效应则持续增强。研究从经验上证明了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确实对改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利率限制铁律”行为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三种不同效应在利率市场化阶段的此消彼长,因此这一作用是动态和阶段性的。最后,本文提出了应当阶段性地看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作用,以及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等政策含义。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