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力资本;;FDI;;技术进步
摘 要:汽车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其它制造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全力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转型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然而,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水平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之前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这一重要策略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全方位促进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对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高水平发展及工业结构整体水平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按照“理论阐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FDI、人力资本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理论分析——FDI、人力资本与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技术优化措施”的写作思路,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FDI、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分别对FDI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第二部分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内容:首先,对从《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等数据库搜集的相关经济统计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在假设汽车工业是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采用参数法设定模型,回归得出一定的结论;设定第二个模型证明FDI对我国汽车产业存在溢出效应;又用全要素生产率TFP表征技术进步,通过非参数法——DEA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求出历年汽车产业的TFP;最后设定人力资本、FDI与TFP关系的计量模型,即深层次研究人力资本、FDI这两个因素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的影响和影响机制。第四部分,在得出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可以得出:自主品牌车企的产销始终不能对合资车企构成威胁,完全竞争不过合资车企;我国汽车行业增加了人员就业率,但是工程技术人员占比一直较小,且汽车人才培养不足;FDI引进有所回暖,但是引进外资布局在沿海及重工业发达的城市地区,FDI分配不合理。(2)通过参数法可以得出人力资本能够影响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而FDI这一因素在参数法中被剔除,说明FDI可能通过其他渠道作用于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3)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求解和分解来看:我国汽车产业的纯技术效率大于规模效率,说明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我国汽车产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在给定资源配置和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产业对现有技术的利用率较高;我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在进步,1995-2001年期间,我国汽车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徘徊不前。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汽车技术才展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汽车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随之出现了下滑的状态。(4)由FDI溢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得出FDI对我国汽车产业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FDI和二者的交互项都显著为正,说明人力资本能通过消化吸收作用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FDI能通过技术溢出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消化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FDI的技术溢出,FDI的技术溢出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增强吸收能力,进而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