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政府失灵;;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摘 要: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近年来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如今,我国城市地区已基本形成了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城市地区的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有效改善。而广大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然十分乏力。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滞后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广大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交通不便,现有的监管资源难以深入;二是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维权意识不足;三是农村居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购买商品时更愿意选择“便宜”的产品;四是农村地区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本文就是基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以H县为分析样本,以新公共管理、政府失灵、公共治理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使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监管经验,对H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概述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概念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产品、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以及公共治理理论。第三部分,以H县为样本,对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等方式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组织机构、对象及法律依据进行阐释,从制度、法律、人员层面查找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分析原因。第四部分,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通过网络等方式查阅了解国内其他地区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选取三个地方进行概括分析。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研究。从前文分析出的问题和原因入手,借鉴国内其他地区的研究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路径,以期为H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以及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建言献策。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