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牛山湖小型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量估算
作者:叶少文;李钟杰;陈宇顺;冯广朋;张彬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Aquaculture/Fisheries Center,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ine Bluff, Arkansas 71601, USA;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39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关键词:小型鱼类;群落结构;种群丰度;围网;长江流域浅水湖泊
摘 要: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使用围网作为采样工具,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草型湖泊牛山湖的小型鱼类进行了季度定量采样,研究其群落结构特征并估算优势种类在全湖的密度和生物量.依据水生植被状况将该湖划分成黄丝草-聚草生境、黄丝草生境和裸地-聚草生境,鱼类采样在这3种类型生境中进行.研究期间围网共捕获27种、12 636尾鱼,其中20种属于小型鱼类,体全长分布在19 mm和239 mm之间;以相对重要性指数计,高体鳑鲏(Rhodeus ocllatu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彩副(鱼矞)(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似(鱼乔)(Toxabramis swinhonis)、兴凯(鱼矞)(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被视为优势小型鱼类,它们占围网渔获物总数量的91.1%.Zippin法估算结果显示,8种优势小型鱼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它们的年均总密度为3.992 ind/m2,年均总生物量为6.073 g/m2.作者认为合理放养食鱼性鱼类、优化鱼类群落结构是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湖泊小型鱼类资源并提高渔业产值的有效途径.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