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分子结构多样性
作者单位:王小元,WANG Xiao-yuan(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宋鸿军,SONG Hong-jun(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廊坊065001)
加工时间:2014-03-15
信息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脂多糖;疫苗佐剂;Gram-negative bacteria;endotoxins;lipopolysaccharide;vaccine adjuvant
摘 要:细菌内毒素,又名脂多糖,是构成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外层的主要成分.内毒素的合成途径相当复杂,涉及到几十个基因编码的酶.内毒素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随着合成的进行,内毒素分子不断变大,并先后穿越细胞内膜、周质空间和外膜,最后定位于细胞表层.内毒素可以通过TLR4/MD2受体激活先天性免疫系统,可用于开发新的细菌疫苗和疫苗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