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煤炭消费“天花板"效应值得警惕
加工时间:2014-07-01 信息来源:EMIS
关键词:煤炭;消费
摘 要:
内 容:

在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下,国内煤炭消费的天花板早已业内人士所熟悉,但“十二五"期间,国内煤炭企业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煤炭市场潜在需求的天花板效应,在国内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效应重压下,政策面的天花板已经越来越明显,这对于煤炭行业而言,政策的天花板效应短期内带来的影响或将更加明显,也更值得业内人士多加警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9日说,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地区,国务院领导同志将约谈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并限制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同时,设置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的“天花板",适当调减雾霾严重地区和能耗大省能耗增量。解振华还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和中期评估,“十二五"前三年,中国能耗强度完成情况滞后于时间进度,完成既定的目标还须付出艰苦努力。

2014-2015年国内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此前国务院对外公布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明确2014-2015年,国内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

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最近3年来,全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9.03%,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累计下降2%,分别只完成5年任务的54.3%和20%,与60%的进度要求差距不小。节能减排任务压力尤为明显。

对于国内节能减排的任务高压,在方案公布日举行的全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的形势依然严峻,既要依靠多管齐下,更要依靠改革创新,激发节能减排降碳的内生动力。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节能减排关键还是要优化产能结构,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未来要加快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针对此,方案除明确今明两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并推出30项具体措施。重点推动强化节能低碳目标责任、控制能源消费增量等六项工作。

在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中,明确指出实行煤炭消费目标责任管理,严控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要严格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京津冀地区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力争实现比2012年负增长。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地级以上城市大力推广使用型煤、清洁优质煤及清洁能源,限制销售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1%的散煤。而从近期各地出台的政策看,中东部地区的降煤限煤措施已经十分明显。

在加快更新改造燃煤锅炉中,明确指出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2014年淘汰5万台小锅炉,到2015年底淘汰落后锅炉20万蒸吨,推广高效节能环保锅炉25万蒸吨,全面推进燃煤锅炉除尘升级改造,对容量20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面实施脱硫改造,形成23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4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能力和10万吨氮氧化物减排能力。而近日国家能源局与京津冀签煤改气保供协议,无疑意味着京津冀地区煤改气工作的加快进行,煤炭消费限制愈加明显。

对于节能减排环保重压下,煤炭消费的政策天花板效应我们不应该忽视。国内煤炭市场潜在需求的天花板效应虽然存在,但毕竟是市场行为,且这个天花板对于目前的煤炭消费而言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随着今明两年节能减排任务的加重,政策的天花板效应可能会来的更为突然。

从“十一五"期间国内节能减排任务执行的情况来看,在前期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节能减排任务常常在剩余时间里加大执行,其中不乏强制拉闸限电、限制企业开工等非市场行为,鉴于当前节能减排任务的严峻性,虽然未必会出现前期的拉闸限电等行为,但限制煤炭消费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各种举措未尝不会提前实施,这也意味着国内煤炭消费的“天花板"在节能减排压力下有被暂时拉低的可能,这对于本已困境重生的煤炭行业而言,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值得业内人士警惕。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