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十年振兴 东北夯实大国重器根基
东北秋粮收购已经陆续展开,是中国粮食产量的“大头",旺季收购时间长,从9月下旬到第二年4月底。《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刚刚结束的夏粮收购实现了“十九连丰",并且今年夏粮产量创造了历史新高。东北重工业根基进一步夯实,十年振兴东北政策成效明显。9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东北振兴的情况。
对粮食增产贡献率57.2%
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商品粮量约占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东北地区考察,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对东北全面振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全面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安排。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步企稳,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策实施成效不断显现。"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表示。
东北的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
东北地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保护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商品粮量约占1/4,粮食调出量约占1/3。2021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2889亿斤,占全国21.2%,合计增产达153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57.2%。
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明传表示,今年国家发改委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26亿元,继续支持各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到2022年底如期完成全国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保护东北黑土地,提高粮食产量意义重大。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黑龙江省全国人大代表王金会就建议国家部委抓紧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并建议提高农田建设标准,支持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生产托管服务。
由于东北平原的土地可以连片种植,因此最适宜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也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黑土地是我们国家最珍贵的耕地资源,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实施好黑土地保护工程,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法》同时实施。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78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5%,标志着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
夯实大国重器根基
2021年东北三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1.4万家,较上年增长9.5%。
振兴东北同时意味着大国重器的产业根基进一步夯实。
肖渭明介绍,东北持续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等升级提质,打造国产首艘航母、30万吨超大智能原油船、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等一批大国重器。
中国一重劳模刘伯鸣向记者介绍,中国一重出色完成了三代核电锥形筒体、水室封头、主管道、世界最大715吨核电常规岛转子等超大、超难核电锻件和超大筒节的锻造任务20余项。在两台万吨水压机的接续中,一大批大国重器从他所在的制造厂发出,在秦山2期、三门2号、福清5号、CAP1400项目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发挥重大作用,为促进核电、石化、专项产品国产化和进口替代、提升我国超大型铸锻件极端制造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刘伯鸣专攻核电、石油化工大型锻件等世界公认综合性能要求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热加工产品。
总部位于长春的中国一汽也发布《中国一汽“十四五"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一汽人士向记者介绍,“我们着力打造汽车产业七大核心技术集群,构建`1+12+X'全球研发布局和技术创新体系;联合中科院、华为、百度等企业院所组建了38个协同创新实验室和5个基础研究实验室;持续加大创新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增幅为8.6%。"
肖渭明表示,十年来,东北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石化、冶金、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补链延链强链,石化行业从炼油向乙烯、PX、PTA等下游延伸,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培育壮大“新字号",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东北三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1.4万家,较上年增长9.5%。
滚石上山
东北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7893元提高到2021年的30765元,年均增长7.0%。
东北三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强化森林、湿地、草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优良天数比例分别达到87.9%、94%、94.8%,辽河流域水质达到良好水平,辽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1%。政府高质量推动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全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虎豹定居数量稳定增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林草丰茂成为东北地区的生态标识。
东北地区脱贫攻坚也取得决定性胜利,截至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8.2万户、427.7万人全部脱贫,5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推进,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北三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7893元提高到2021年的30765元,年均增长7.0%。
“但我们也看到,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制造业倚能倚重、市场主体培育不足、人才人口流失等问题依然存在,东北振兴仍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肖渭明表示。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振兴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支持东北地区持续落实好各项政策文件,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举措,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