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2020全球IPO盛宴 科技医疗企业占“C位"
[ 安永报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年预计有1338家企业在全球上市,同比上升17%;筹资额上升27%,预计为2654亿美元。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表现相当突出,二者IPO数量、筹资额之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9%和55%,占全球总量的40%和45%。 ]
今年,全球资本市场见证了一场IPO盛宴。美股截至上周,IPO规模已经超过创纪录的810亿美元;A股IPO势头也保持强劲,筹资额创下十年新高。
根据研究机构Refinitiv的数据,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球IPO已筹集了1220亿美元,创两年来新高。安永的数据则预测,今年全年全球IPO规模将达到2654亿美元。
美国仍是全球最大IPO市场
Refinitiv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今年美国IPO规模达到创纪录的810亿美元。其中包括外卖初创公司DoorDash、共享房屋租赁公司Airbnb以及软件公司Snowflake,这些公司的股价在IPO首日上涨在70%至120%。
Refinitiv数据还显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亚洲IPO的资金规模增长了75%,美国增长了13%,相比之下,欧洲同期IPO仅筹集了190亿美元,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另据安永12月21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今年A股市场IPO总规模达到人民币4707亿元(约合720亿美元),创2010年以来新高,平均筹资额也保持在近年来的高位;香港市场IPO筹资额达到3905亿港元(约合504亿美元)。
安永报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IPO活动仍保持一定的增长,全年预计有1338家企业在全球上市,同比上升17%;筹资额上升27%,预计为2654亿美元。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表现相当突出,二者IPO数量、筹资额之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9%和55%,占全球总量的40%和45%。科创板IPO数量和集资额在A股各板中均列第一。
安永预计,2020年A股市场全年有395家公司IPO,与去年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86%;香港市场全年共有144家公司首发上市,尽管IPO数量减少11%,但中概股的二次上市使筹资额上升24%。
中国仍是跨境IPO主要来源地
从今年IPO的情况来看,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对中国企业跨境IPO造成显著影响,中国依旧是跨境IPO企业的主要来源地。安永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35家中国企业首发上市,包括陆金所、贝壳和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多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筹资额达到123.2亿美元,比去年上升233%。
安永华明审计服务合伙人李康认为,得益于疫情的快速控制,今年中概股赴美上市活动依旧保持热情,多家独角兽企业的上市大幅度推高了筹资额,头部效应明显,从数据来看中国内地和香港企业仍然是主力军。业绩层面,中概股整体表现良好,平均首日回报为近三年来最高。
同时,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趋势明显。2020年共有9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以二次上市方式回归香港市场,其中包括阿里、京东、再鼎医药等,共筹集资金1313亿港元(约合170亿美元),占全年集资总额34%。按筹资额计,前十大IPO当中有5家为中概股二次上市,占比达56%。从十大IPO行业分布来看,61%的筹资额来自新经济企业,表现优异。
安永预计,2021年香港中概股二次上市的浪潮会延续。从行业来看,零售和消费品,科技、传媒和通信,建筑和基础设施,房地产以及健康等行业将是2021年香港IPO筹资的主要行业。
生物投资基金Loncar Investments创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国对外国公司的审计监管趋于严格,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中概股寻求在香港或者A股二次上市。他说道,“很多中国企业可能会像阿里巴巴和京东一样,同时选择在香港上市,如果有需要,这些股份是可以转换的。"
科技医疗企业受追捧
研究公司PitchBook上周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科技和医疗保健领域尤其受到资本追捧,明年在这两个领域的投资将会继续增长,在生物制药领域的风险投资规模可能会超过200亿美元。PitchBook还预计,更多大型的科技创业公司将会在明年进行IPO,或者采取直接上市的方式。
美股市场上,今年创下最大融资规模的是Airbnb,融资37亿美元,超过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支持的数据仓公司Snowflake的30亿美元融资规模,也超过外卖平台DoorDash的28亿美元融资规模。Airbnb上市首日市值突破860亿美元。
12月8日,京东健康在港交所IPO,发行了35亿美元的股票,上市首日股价飙升56%,刘强东身家也因此大涨近300亿元人民币。京东健康主要提供零售药房业务和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招股书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称,2019年京东的零售药房按营收计算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市场份额为29.8%。
统计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香港最大的9宗IPO都发生在2020年,其中3宗与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相关,3宗是包括京东健康在内的科技股,另外3宗是消费领域企业。与此前的中国国有企业和地方银行主导的IPO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Dealogic的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香港IPO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29%,而美股IPO的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仅为19%。但在过去十年中,美股IPO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5%,而香港仅不到7.5%。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股市的良好势头。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腾讯旗下的微医近日已经完成3.5亿美元融资,并计划推进其业务拆分后的数字医疗服务业务板块申请在港上市,分拆上市部分在最新一轮融资前估值超过60亿美元。该公司预计将在2021年初,即农历新年前后递交上市申请。
A股市场方面,在上海启动了以科技公司为中心的科创板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另一种上市选择途径。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些中概股公司方面了解到,企业“回归"A股意愿强烈。2016年9月在纳斯达克IPO的国内大数据软件厂商国双科技已于今年10月发布了美国私有化公告,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回归A股科创板上市。
某家正在进行A股科创板上市的国内软件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最早也想在美国上市,毕竟美国市场对软件公司上市前的估值更高,但是经过再三考虑后还是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理由是国内市场软件国产化的趋势显著,而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大部分为国内企业,在国内上市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