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1 篇
13916 篇
478308 篇
16343 篇
11779 篇
3948 篇
6564 篇
1255 篇
75732 篇
38179 篇
12196 篇
1674 篇
2874 篇
3423 篇
642 篇
1242 篇
1980 篇
4929 篇
3895 篇
5517 篇
央行:理财嵌套投资下降17% 资金空转有所遏制
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是此前银行理财投资端一大乱象,随着资管新规的规范,情况有所改善,资金空转、以钱炒钱等行为得到一定遏制。
11月25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下称《报告》)披露,截至2019年3月末,投向其他类型资管产品的银行理财产品是10.7万亿元,较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之前下降了17.1%,在21.4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余额中占比一半。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并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此前银保监会曾披露过2018年末银行理财嵌套投资的情况,投向公募基金以外的资管产品占比较2018年4月末下降7个百分点。
此外,《报告》提到,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速。截至2019年3月末,净值型资管产品38.8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10.2%;全部资管产品投向贷款、资产收益权等非标的规模是18.5万亿元,占资管产品净资产的23.3%,较2018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资管产品投向实体经济的资金是37.9万亿元,占整体资产的43.9%,较2018年末增加1.6个百分点。
目前,在资管市场中,除了银行理财,还有信托、公募基金、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保险等资管产品发行主体。截至2019年3月末,金融机构存续资管产品共13万只,募集资金余额共79.3万亿元,其中理财、信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下降,公募基金的规模上升。
具体来讲,截至2019年3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1.4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下降6.1%。90天以内短期封闭式理财较资管新规前下降近60%;预期收益型产品占比下降18.6个百分点。信托公司资金信托余额19万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下降11.2%,净值型产品较2018年末增长8%。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由于通道业务占比较高,余额下降显著,截至2019年3月末产品余额21.1万亿元,较新规前下降21.7%。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投资者人数没有200人限制的集合资管计划将逐步转变成公募基金或私募资管计划。
由于本身是净值化运作,在其他资管产品转型规范之际,公募基金余额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3月末,公募基金余额13.9万亿元,较新规前增长7.8%。
规模较小的保险资管产品基本持平,产品余额是2.6万亿元,保险资管产品整改主要涉及配置部分非标的组合类产品,截至3月末,组合类产品投资非标规模1227亿元,较新规前下降41.6%。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同一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全部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上不得超过其管理的全部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净资产的35%,和银行理财的要求一致。有专家表示,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对非标资产的认定比较模糊,“如果把债权投资计划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都算入非标内,那么目前保险行业的非标投资水平是高于35%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