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大麻织物微溶解工艺及其服用性能研究
作者:朱敏 加工时间:2017-02-12 信息来源:天津工业大学
关键词:大麻;NMMO;LiCl/DMAc;微溶解;二次响应面法;服用性能;织物风格
摘 要:大麻具有抗菌保健性能,近年来,众多研究学者进行大麻相关课题研究。关于大麻的研究,以往多集中于纤维结构、性能、加工技术,纱线试纺,织物开发等领域。但对大麻织物服用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重点研究NMMO和LiCl/DMAc微溶解工艺处理大麻织物及其对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对大麻织物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微溶解大麻织物,探究NMMO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三个因素对织物刚柔性、抗皱性、吸湿透气性的影响,采用二次响应面法优化处理工艺,最终确定NMMO微溶解大麻织物的最优工艺为:NMMO浓度为30%,处理时间45min,处理温度64℃;同时采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微溶解处理织物,通过采用蒸馏水、DMAc、氢氧化钠三种不同预处理,而后采用10%浓度的LiCl/DMAc微溶解处理,并对织物的相关性能测试,最终得到,最佳处理工艺为:15%浓度氢氧化预处理 45mia,10%LiCl/DMAc 处理 120min;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微溶解处理前后的大麻纤维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微溶解处理后大麻纤维表面光滑、横节细纹减少;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红外光谱吸收峰没有发生迁移,只是强度发生变化,纤维中的木质素、果胶部分去除;NMMO处理后大麻纤维素的晶型改变,纤维强度变低,LiCl/DMAc处理后大麻纤维晶型仍为纤维素I,纤维素结晶度增加;对微溶解前后织物的基本性能、服用性能测试分析,表明:微溶解处理后,织物厚度增加,经纬密变大,平方米克重略有降低;两种织物的断裂伸长率升高,但NMMO处理后的织物断裂强力降低,且LiCl/DMAc微溶解后的织物拉伸性能优于NMMO微溶解织物;微溶解处理后,织物抗皱性变好、织物更加柔软、悬垂性提高且采用NMMO工艺处理的织物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织物的舒适性能总体呈改善趋势,织物的透气性降低,液态水分管理能力提高,芯吸性能变好;最后,利用KES-FB系列织物风格仪对处理前后织物的风格测试结果表明:微溶解处理后,织物的拉伸拉伸弹性变好、手感柔软活络、蓬松饱满、织物表面更加滑糯、平整。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