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研究
作者:姚易兰; 周承; 凌生林; 韩江涛; 余俊隆; 毕红亲
加工时间:2024-11-20
信息来源:中国医学装备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膈肌超声;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撤机结局;预测性分析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的57例患者,根据撤机结果,拔管前30 min对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将撤机48 h后再次插管或气道切开SBT失败的11例患者纳入撤机失败组;撤机48 h内存活且无需任何呼吸机支持SBT成功的46例患者纳入撤机成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检查,比较不同撤机结局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及二尖瓣瓣环侧壁收缩速度(Sa)等超声心动图指标,以及记录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早期峰值(e)计算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e比值(E/e)及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膈肌超声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撤机失败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膈肌超声指标在机械通气撤机失败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LVEF差值、RVFAC差值及Sa差值与撤机失败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E/e 为10.06±1.30,低于撤机失败组的12.69±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4,P<0.05);撤机成功组膈肌增厚率(DTF)和膈肌活动度(DE)值为(41.34±10.74)和(13.04±1.18),均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的(19.67±5.37)和11.27±0.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2.77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TF、DE低水平表达,E/e 高水平表达均为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DTF、DE及E/e 的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最佳临界值为0.08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95%CI:0.646~0.758)、0.710(95%CI:0.651~0.779)、0.752(95%CI:0.657~0.805)和0.886(0.782~0.991)。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膈肌超声可较好地预测撤机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