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噻唑及其碘盐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作者:杨燕珍;桃李;吴玉程;史成武;张元元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肥230009;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加工时间:2014-03-15
信息来源:《太阳能学报》
关键词:苯并噻唑;苯并噻唑碘;添加剂;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摘 要:分别以苯并噻唑(BT)、2-甲基苯并噻唑(MBT)、3-甲基苯并噻唑碘(MBTI)、2,3-二甲基苯并噻唑碘(DMBTI)及4-叔丁基吡啶(TBP)作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s)电解质溶液中的添加剂,使用超微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上述5种添加剂的杂环结构及杂原子N和S对电解质中I3-和I-氧化还原行为和对铂黑电极|电解质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剂的加入,溶液中I3-和I-扩散系数均减小;添加BT、MBT和TBP,铂黑电极|电解质的界面传输电阻Rct增大,添加MBTI和DMBTI,Rct减小.电池的光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中含有吡啶环的结构优于苯并噻唑环,含有碱性N原子优于碱性S原子.